[实用新型]防潮防凝露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8172.8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德;闫洪林;刘勇杰;仝永治;王小强;丁成;沙巨生;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H02B1/5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5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潮 防凝露 配电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潮防凝露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壳体,配电箱壳体内设置有开关、接线端子、排线板、关键元器件和除湿器,关键元器件包括继电器和熔断器,关键元器件上设置有防潮密封罩,所述防潮密封罩通过密封胶与所述配电箱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潮密封罩上设置有用于穿插所述关键元器件上导线的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防潮密封罩的密封垫,所述除湿器下端设置有用于排出水蒸气的铜管,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配电箱壳体并在其端口上设置逆止阀,除湿器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湿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半导体制冷片、湿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护配电箱壳体内部不受湿度的影响,解决了箱体内关键元器件容易受潮发生短路或接地的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潮防凝露配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日益发展,高铁隧道各种配电箱壳体正往紧凑型方向发展,由于箱体内空间狭窄,相对距离小且箱体密封,箱体内元器件及接线端子容易受潮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特别是在超长隧道内环境十分潮湿,湿度相当大,如果潮湿空气在箱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在温度骤变时极易凝成水珠附在元器件或电接器点上,影响设备的绝缘性能造成事故的发生;配电箱壳体防潮现有解决方法是定期更换干燥剂和配备人工检修人员定期维护,这需要专门的维护队伍,造成材料成本追加、人工的极大浪费和不安全因素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部水分或者潮湿因子通过铜管口进入配电箱壳体内部的防潮防凝露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潮防凝露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壳体,所述配电箱壳体内设置有开关、接线端子、排线板、关键元器件和除湿器,所述开关、接线端子、排线板和关键元器件均由导线连接在一起,所述关键元器件包括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关键元器件上设置有防潮密封罩,所述防潮密封罩通过密封胶与所述配电箱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潮密封罩上设置有用于穿插所述关键元器件上导线的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防潮密封罩的密封垫,所述除湿器下端设置有用于排出水蒸气的铜管,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配电箱壳体并在其端口上设置逆止阀,所述除湿器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湿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湿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连接。
所述除湿器外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手动开关、自动开关、除湿指示灯和加减按键,所述显示屏、手动开关、自动开关、除湿指示灯和加减按键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配电箱壳体内部的温湿度,所述手动开关方便人为的直接控制除湿器,所述加减按键能够直接人为设置温湿度的阈值,所述自动开关能够在微处理器接收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湿度超出或低于预设阈值时,自动开启或关闭除湿器。
所述散热风扇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配电箱壳体内部接220V交流电。
除湿器进入除湿模式后,制冷片两面分别开始制冷和加热,冷凝片和散热片通过导热硅脂紧紧贴在制冷片上,通过冷凝片可以冷凝析出空气中水蒸气,聚集于其下端设置的接水盆由铜管排除,降低空气的湿度。
半导体冷凝技术,是基于珀尔帕效应的半导体制冷片技术,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是: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可以进行制冷;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散发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关键元器件上设置有防潮密封罩,在除湿器保护配电箱壳体内部不受潮的情况下,能够二次的保护关键元器件不受湿度的影响,解决了箱体内关键元器件容易受潮发生短路或接地的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8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