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7977.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杨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E04F21/16;B01F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张娜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节能 装饰 墙体 施工 防水涂料 喷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靠近U型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坐落有料筒,所述料筒的顶端铰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顶端设有注料斗,且所述料筒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机构,从而可以对料筒内部的防水涂料进行混合搅拌,避免防水涂料由于静置时间过长出现沉淀现象,影响喷涂效果;设置驱动机构,从而可以驱使集料管进行移动,便于喷头移动式将防水材料进行喷出,同时通过设置辊涂机构,从而可以将墙体上粘着的防水涂料进行滚刷,有效增加防水涂料喷涂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而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是市场上常见的环保墙体之一,为了提高保温节能装饰墙体的防水性能,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在其表面喷涂防水涂料,但现有的防水涂料喷涂不均匀,容易出现厚度差异,以此提出一种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喷涂不均匀,容易出现厚度差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转动安装带有刹车机构的移动轮,且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垂直连接有U型推杆,所述底板靠近U型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坐落有料筒,所述料筒的顶端铰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顶端设有注料斗,且所述料筒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在所述料筒底部的底板上方设有注浆泵,所述注浆泵与底板之间通过两个支撑座连接,且所述注浆泵的进料管与料筒底部连通,所述注浆泵的出料管外侧固定套接有输料软管,所述输料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集料管,所述集料管远离U型推杆的一侧等距离安装有多个喷头,且所述集料管的两端共同连接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内部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架且端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对应位置的料筒底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呈中空设置,且所述限位柱插装在旋转轴内部,在所述旋转轴的顶端水平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端等距离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呈倾斜状设置,且所述旋转板以及搅拌叶均与料筒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垂直连接有多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共同插装在料筒底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垂直安装在底板顶端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两侧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共同套接在集料管外侧,且所述固定框架两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滑座与丝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固定框架且端部连接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集料管的上方设有辊涂机构。
优选的,所述辊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座两端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均滑动插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套筒与连接杆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且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转动安装有滚刷筒,所述滚刷筒位于集料管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机构,从而可以对料筒内部的防水涂料进行混合搅拌,避免防水涂料由于静置时间过长出现沉淀现象,影响喷涂效果;
2、设置驱动机构,从而可以驱使集料管进行移动,便于喷头移动式将防水材料进行喷出,同时通过设置辊涂机构,从而可以将墙体上粘着的防水涂料进行滚刷,有效增加防水涂料喷涂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杨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杨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建筑防水施工用防水涂料喷涂装置
- 下一篇:防潮防凝露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