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7386.3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果鑫;李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果鑫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22;H01F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用干式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通风壳、排风管、进气管、接线端、散热板、进风筒、交流电机、扇叶、网筛板、内壳、铁芯、线圈、螺纹环和散热条,通风壳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均嵌入粘接有排风管,通风壳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嵌入粘接有进气管,通风壳的两侧均嵌入粘接两根接线端,通风壳的四个内壁均通过结构胶粘接有若干块散热板,进气管的一侧均无缝焊接有进风筒。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板设置在内壳的四周,能够大大增加内壳的表面积,使内壳中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来,散热条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散热板的表面积,从而使通风壳中的气流快速的带走散热板和散热条的热量,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散热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电力工程中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存在很多,变压器就是其中一种,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变压器可分为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而油浸式变压器,是以油作为变压器主要绝缘手段,并依靠油作冷却介质,如油浸自冷,油浸风冷,油浸水冷及强迫油循环等,而现有技术中的干式变压器,存在散热能力不足,散热板面积不够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干式变压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
实用新型内容
该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解决上述提出的散热能力不足,散热板面积不够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该干式变压器中的散热板设置在内壳的四周,能够大大增加内壳的表面积,使内壳中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来,散热条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散热板的表面积,从而使通风壳中的气流快速的带走散热板和散热条的热量,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散热快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干式变压器,包括通风壳、排风管、进气管、接线端、散热板、进风筒、交流电机、扇叶、网筛板、内壳、铁芯、线圈、螺纹环和散热条,所述通风壳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均嵌入粘接有排风管,所述通风壳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嵌入粘接有进气管,所述通风壳的两侧均嵌入粘接两根接线端,所述通风壳的四个内壁均通过结构胶粘接有若干块散热板,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均无缝焊接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的内壁均通过支杆焊接设置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的一侧均焊接设置有扇叶,所述进风筒的内壁均焊接设置有网筛板,所述散热板的中间焊接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壁通过支杆粘接有铁芯,所述铁芯的两侧均缠绕有线圈,且两个线圈的分别与四根接线端相连,所述接线端均螺纹贯穿在两个螺纹环的中间,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均焊接设置有若干根散热条。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板设置在内壳的顶部、底部和左右两侧,且散热板保持平行,并且散热板间隔等距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条犬牙交错的设置在若干块散热板上,且散热条间隔等距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条与散热板保持垂直,并且散热条的宽度大于两块散热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壳和内壳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且通风壳和内壳的厚度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网筛板位于交流电机的一侧,且交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扇叶焊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板设置在内壳的四周,能够大大增加内壳的表面积,使内壳中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来,散热条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散热板的表面积,从而使通风壳中的气流快速的带走散热板和散热条的热量,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散热快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果鑫,未经张果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近光一体式氙气灯安定器
- 下一篇:一种伸缩制暴腰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