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硅胶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7031.4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9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迎宾路北侧广州市信基迎宾酒店用品博览城5119、512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硅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压硅胶圈,所述硅胶圈设置在壶盖与壶身之间的配合间隙处,所述硅胶圈上设有至少一个气道,用于联通壶内外气压,使得壶在倾倒液体时,不受大气压影响。从而解决了油壶、酱油壶、调味壶等倾倒液体时受大气压影响壶嘴液体流量减低甚至不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硅胶圈,以及具有该增压硅胶圈的壶。
背景技术
现今生活油壶、酱油壶、调味壶已是日常用品。为了便利使用通常将瓶身设计成双壶口:大壶口用于装倒液体;小壶嘴便于控流控量用于倾倒液体。当倾倒液体时,瓶内液体减少,气体密度逐渐降低。受到大气压强作用小壶嘴液体流量将会减低甚至不流。此时便需设计联通大气压与瓶内气压的通气孔或气槽。
现有技术市面上设计有如下优缺点:⑴把通气孔制作在瓶身上,玻璃瓶身开孔成本高昂,圆孔不规则、不平整。而且气孔裸露即不美观更不卫生。塑胶瓶身亦是存在气孔裸露不卫生问题。⑵把气孔设计在盖子上,不锈钢盖增加压槽成本依旧高昂,因为孔径较小,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气孔会出现阻塞的情况,此时因为孔径较小所以清晰及其困难。⑶把气孔设计在塑胶盖上,水洗清洁时,气槽易藏污渍,而且气槽孔曲折不易清洁甚至会留置污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硅胶圈,通过在壶盖与壶身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设置带有气道的硅胶圈,然后利用壶盖与壶身之间细微的配合间隙形成联通气道,从而解决了油壶、酱油壶、调味壶等倾倒液体时受大气压影响壶嘴液体流量减低甚至不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增压硅胶圈,设置在壶盖与壶身之间的配合间隙处,所述硅胶圈上设有至少一个气道,用于联通壶内外气压,使得壶在倾倒液体时,不受大气压影响。
所述一种增压硅胶圈,在所述硅胶圈的周向上,延硅胶圈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Ⅰ,所述通气孔Ⅰ形成联通壶内外气压的气道。
所述一种增压硅胶圈,在所述硅胶圈外壁的周向上,延硅胶圈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凹槽,所述凹槽由硅胶圈外壁的顶部贯穿至硅胶圈的底部,利用壶盖与壶身之间的配合间隙,形成联通壶内外气压的气道。
所述一种增压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外壁的周向上设有预紧牙圈,所述预紧牙圈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Ⅱ,所述通气孔Ⅱ利用壶盖与壶身之间的配合间隙,形成联通壶内外气压的气道。
所述一种增压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外壁的周向上设有预紧牙圈,所述预紧牙圈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口。
所述一种增压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外壁的周向上设有单牙式预紧牙圈、或双牙式预紧牙圈、或多牙式预紧牙圈。
所述一种增压硅胶圈,所述将硅胶圈替换成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压硅胶圈克服了油壶/酱油壶/调味壶倾倒液体受大气压影响的问题。通过在壶盖与壶身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设置增压硅胶圈,起到增加瓶内气压,并且隔灰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造价成本低,通气孔/通气槽等结构形成的气道隐蔽不裸露、拆卸清洁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具有通气孔Ⅰ的增压硅胶圈。其中:3-硅胶圈,3.1-通气孔Ⅰ。
图2为实施例2所述具有凹槽的增压硅胶圈。其中:3-硅胶圈,3.2-凹槽。
图3为实施例3所述在预紧牙圈上开设通气孔的增压硅胶圈。其中:3-硅胶圈,4-预紧牙圈,4.1-通气孔Ⅱ。
图4为实施例4所述在预紧牙圈上开设槽口的增压硅胶圈。其中:3-硅胶圈,4-预紧牙圈,4.2-槽口。
图5为实施例5所述双牙式预紧牙圈的增压硅胶圈。其中:4-预紧牙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试验可调节固定短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潮湿的抗氧化型石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