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仓的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6957.1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魏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萌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4;H01M2/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任伟柯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仓的散热装置,包括气体压缩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的导风机构,形成压缩进入所述电池仓内的气体并导出至所述电池仓外的结构,气体压缩机构的设置可以对进入到电池仓内的气体起到压缩作用,使得流出所述气体压缩筒的压缩气体吸收周围热量,而降低电池仓内的环境温度,而导风机构对压缩气体起到导向作用,同时提高压缩气体的流动速度,提高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仓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为安装在电池仓内的电池,当车载电池长时间输出电能后,电池内长时间进行化学反应会使得电池体明显发热,为安全考虑应保证电池仓的通风散热,防止电池因为意外起火发生安全事故。
目前对于电池仓的散热装置通常是在电池仓内设置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但在行驶过程中,电池会产生大量的热,散发出的热量在电池仓内聚集,而仅仅依靠电池仓上的通风口是很难及时把这些热量排出的,会使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有人在电池仓中安装排风扇来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但是排风扇仅仅是起到排风导流的作用,在潮湿且温度高的环境中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散热除湿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电池仓的散热装置,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仓的散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仓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差、导致电池寿命短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气体压缩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的导风机构,形成压缩进入所述电池仓内的气体并导出至所述电池仓外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压缩机构由若干个气体压缩筒构成,各所述气体压缩筒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门板靠近电池的侧壁上、并与贯穿所述门板的各冲孔连通,各所述气体压缩筒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延伸,且各所述气体压缩筒靠近所述门板一端的外径大于其远离所述门板一端的外径。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气体压缩筒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各相应的所述冲孔的孔径、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伸缩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所述导风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相应的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导风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座,各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仓的顶板上,形成导引压缩气体经设置在所述电池仓的侧板上的出气口流出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气流槽。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气流槽均平行设置。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设在所述电池仓外部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出气口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仓的散热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气体压缩机构的设置可以对进入到电池仓内的气体起到压缩作用,使得流出所述气体压缩筒的压缩气体吸收周围热量,而降低电池仓内的环境温度。
(2)导风机构上的伸缩杆可以根据进入所述电池仓内的气体的流量大小而进行伸缩,在对气体进行导向的同时增大对于流入气体的容纳能力,可导向气体直接吹向电池并加速气体的流动,而气流槽可以进一步增强气体的流动速度。
(4)排风扇的设置则进一步增强热量被带走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风板俯视结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萌,未经魏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