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板材的CCD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571.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5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亨莱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B23K26/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板材 ccd 定位 激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材的CCD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定位组件以及激光打标组件,传送组件包括机架、整齐排列的传送辊轮以及限位气缸,传送辊轮上传送有待打标的重型板材零件,定位组件包括横向定位组件、斜向定位组件和CCD工业相机二次定位组件,CCD工业相机二次定位组件包括环形灯源、CCD工业相机和转动调节组件,激光打标组件设置有滑移电缸和固定在滑移电缸滑杆上的激光打标器,该用于板材的CCD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采用横向、斜向的定位气缸将传送辊轮上的重型板材零件进行初定位,并且由CCD工业相机对待打标位置进行二次定位,在由调节组件控制变位,在经过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作业,实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板材的CCD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打标工艺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产品零件打标精度控制极高,也同样加快了生产制备的效率,然而在大型板材零件的打标制备过程中,由于零件重量较大,定位装夹过程都比较困难,再加上诸多零件需要依次进行进料打标并出料,严重影响打标效率,故需要配合传送机构快速完成打标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鉴于背景技术中对大型板材零件的打标制备过程中,由于零件重量较大,定位装夹过程都比较困难而影响打标效率的问题,我们设计提出一种用于板材的CCD 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采用横向、斜向的定位气缸将传送辊轮上的重型板材零件进行初定位,并且由CCD工业相机对待打标位置进行二次定位,在由调节组件控制变位,在经过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作业,实用高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板材的CCD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定位组件以及激光打标组件,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机架、整齐排列的传送辊轮以及限定进料速度和步进的限位气缸,所述传送辊轮上传送有待打标的重型板材零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横向定位组件、斜向定位组件和CCD工业相机二次定位组件,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前端设置有横向连接板和横向撞击缓冲垫,后端设置有横向顶伸气缸或电动缸,所述斜向定位组件通过支撑架纵向设置固连在机架上部,包括斜向顶伸气缸或电动缸、斜向连接板和斜向撞击缓冲垫,所述斜向撞击缓冲垫在斜向顶伸气缸或电动缸的作用下,向待打标的重型板材零件后侧顶推,并定位住待打标的重型板材零件,
所述CCD工业相机二次定位组件包括环形灯源、CCD工业相机和转动调节组件,在待打标的重型板材零件由横向定位组件、斜向定位组件配合完成初次定位后,借助CCD工业相机和控制箱内控制程序配合进行前后位置调校,直至对准待打标位置后停止调校,
所述激光打标组件设置有滑移电缸和固定在滑移电缸滑杆上的激光打标器,所述滑移电缸的滑杆前移的行程末端对准待打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气缸的顶杆上设置有限位板,顶升出的限位板高度超过位于传送辊轮上的待打标的重型板材上端面高度,缩回的限位板高度低于位于传送辊轮上的待打标的重型板材下端面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控制程序包括各种气缸和电缸的时序控制程序和CCD工业相机拍照调校控制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灯源和CCD工业相机均通过钣金支架固连在所述转动调节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调节组件设置有可手动或自动调节旋转角度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板材的CCD定位及激光打标装置采用横向、斜向的定位气缸将传送辊轮上的重型板材零件进行初定位,并且由CCD工业相机对待打标位置进行二次定位,在由调节组件控制变位,在经过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作业,实用高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亨莱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亨莱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