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6457.8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5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白孟斌;万惠芳;冷杰;苗再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体外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和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体外检测系统。在向微流控芯片的加样腔体中加入样本溶液后,通过旋转离心,样本溶液经由第一连接微流道进入定量腔体和第一废液腔体中,并逐渐填满第一废液腔体和定量腔体,多余的样本溶液经由溢流微流道溢流进入第二废液腔体中,通过进一步离心可以将样本溶液中的固体杂质等与待测溶液分离,固体杂质等被离心沉淀至第一废液腔体中,待测溶液留在靠近于近心端的定量腔体中,从而实现对样本溶液的分离和定量。该微流控芯片在加入样本溶液后只需要一次离心就可以实现样本溶液中杂质和目标待测溶液的分离和定量,无需过多的离心操作,因而操作简便,需要等待的时间短,样本处理的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行业(In Vitro Diagnosis,IVD)属于医药生物行业,是指将血液、体液、组织等样本从人体中取出,使用体外检测试剂、仪器等对样本进行检测与校验,以便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检测、后期观察、健康评价、遗传疾病预测等。体外诊断按照方法学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三大类,以及从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中分化出来的床旁快速诊断POCT。干化学反应是生化诊断的一种,是利用生化试剂与特定的底物反应,再通过仪器定量检测出标的物浓度,推算出人体的某些生化指标。传统生化诊断需要在大型生化仪上进行检测,由此导致试剂消耗多、灵活性不够等问题;一般的干式生化POCT诊断方式则在测试通量上较低,一般一次只能测验一个或几个样本、一个或几个项目。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能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在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具有小型化、自动化等优点,因而在POCT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生化检测领域中,以美国的Abaxis公司为代表,率先开发了用于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国内如天津微纳芯、成都斯马特等都有类似微流控芯片开发。传统产品的芯片对全血样本的定量与分配过程,往往需要将全血的分离和血清的定量过程分开,因此需要进行多次的离心分离和定量,使得样本处理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检测时间过于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样本处理效率的微流控芯片和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体外检测系统。
一种微流控芯片,具有分离定量单元,所述分离定量单元包括加样腔体、第一连接微流道、定量腔体、第一废液腔体、溢流微流道和第二废液腔体;所述加样腔体具有加样孔;所述定量腔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微流道与所述加样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废液腔体与所述定量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废液腔体通过所述溢流微流道与所述定量腔体连通;
所述分离定量单元具有在离心时靠近旋转中心的近心端;所述加样腔体较所述定量腔体靠近所述近心端;所述定量腔体较所述第一废液腔体靠近所述近心端;当所述定量腔体中填满液体后,多余的液体能够经由所述溢流微流道进入所述第二废液腔体,所述第二废液腔体整体距离所述近心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定量腔体距离所述近心端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样孔较所述加样腔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微流道的连接位置更靠近所述近心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体还具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较所述加样腔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微流道的连接位置更靠近所述近心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微流道的连接处呈漏斗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质控腔体,所述质控腔体与所述第二废液腔体连通,所述质控腔体较所述第二废液腔体远离所述近心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废液腔体连通的第二连接微流道,所述第二连接微流道自与所述第二废液腔体连接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近心端的方向延伸,并在另一端设有第二透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装置
- 下一篇:无砟轨道路基的防排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