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柔性材料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288.8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坤;罗国伟;朱增余;肖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8 | 分类号: | B29C70/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刘明星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柔性 材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柔性材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铺设柔性材料的水平模板,用于提供纱线的纱筒或纱锭,用于连接纱线将一种以上或一层以上柔性材料连接成一体的空心刺针,用于压住新形成的线迹的压脚板,用于机械式上、下往复运动来推动空心刺针的针尖的机构,此外还包括水平推动空心刺针移动的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连接纱线固定在柔性材料上,还可将多层柔性材料的层间连接起来,形成一定厚度的柔性材料整体,适用于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解决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性能较差导致层合板受冲击后易分层,层间性能较差、边缘处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柔性材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中,有许多复合材料需要按任意方向进行纤维丝束的铺设,然后进行层合模压固化成型,这需要将多层织物先进行任意方向纤维丝束叠层,再通过层间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带模铺层或较厚的多层织物并不适合于缝合,许多外观件不允许带有底线,以免影响外观效果和内部质量,尤其是汽车零部件等。铺丝或铺带技术是通过预浸丝/带进行层间粘接铺层,对于干态纤维制品的铺层,则需要应用缝合技术或三维编织等技术,来解决复合材料层间的连接问题、增厚层间加强问题,使得层合板抗冲击性能得到加强,然而缝合技术和三维编织技术设备成本较高,操作技术复杂度较高,手工参与较多,纤维利用率较低,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效率低,不能进行带模缝合或三维编织,为克服层合板受冲击后易分层,克服层间性能较差、边缘处易开裂等问题。需要低成本、快速、规范化程度好、易操作的加强纤维层间贯穿性连接或局部层间连接技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柔性材料的系统,该系统将连接纱线固定在柔性材料上,还可将多层柔性材料的层间连接起来,形成一定厚度的柔性材料整体,适用于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解决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性能较差导致层合板受冲击后易分层,层间性能较差、边缘处易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连接柔性材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铺设柔性材料的水平模板,用于提供纱线的纱筒或纱锭,用于连接纱线将一种以上或一层以上柔性材料连接成一体的空心刺针,用于压住新形成的线迹的压脚板,用于机械式上、下往复运动来推动空心刺针的针尖的机构,此外还包括水平推动空心刺针移动的机构,所述空心刺针沿轴向为中空结构,空心刺针有以下四种横截面结构:I型为内、外皆为圆形截面,其中外截面直径D=0.3mm~12mm,内截面直径d=0.1~10mm;II型为内、外皆为椭圆形截面,其中外截面椭圆长轴WLz=1~17mm,外截面椭圆短轴WDz=0.6~15mm,内截面椭圆长轴NLz=0.4~15mm,内截面椭圆短轴NDz=0.2~13mm;III型为内、外截面皆为跑道型,为等壁厚型,厚度为0.2~1.2mm,所述跑道型两外端跑道半圆的直径为0.4~6mm,所述跑道型外端两跑道半圆的中心距为0.2~12mm;IV型为外截面为加厚型椭圆形,两端部分为椭圆形,外截面两侧长边与两端椭圆形截面相切,内截面为跑道型,其中外截面两端部分椭圆长轴WLz=1~17mm,外截面两端部分椭圆短轴WDz=0.6~15mm,所述跑道型两外端跑道半圆的直径为0.4~6mm,所述跑道型外端两跑道半圆的中心距为0.2~12mm;所述空心刺针针尖部分具有倾斜剖面,所述倾斜剖面与空心刺针轴向面成30~65°的二面角;所述空心刺针针尖部分具有0.05~0.5mm的圆角,所述空心刺针针尖部分的侧壁设有针眼,所述空心刺针材质为不锈钢或硬质合金,纱筒或纱锭提供纱线引出后穿过空心刺针的空腔并从针尖端针眼穿出,机械式上、下往复运动来推动针尖的机构推动针尖刺入柔性材料中,使空心刺针带入的连接纱线留在柔性材料厚度方向,然后空心刺针针尖往上抬起移出柔性材料,水平推动针尖移动的机构推动针尖移动一个针距的距离,压脚板以一定的压力压住新形成的线迹,重复上述动作,将连接纱线固定在柔性材料上,在每层铺设中保持一种设计曲线或一个方向,还可将多层柔性材料的层间连接起来,形成一定厚度的柔性材料整体,适用于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渗水水滴大小的节水型环保无铅渗水管
- 下一篇:附墙式防倾、防坠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