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5888.2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8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庞淑芳;程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淑芳;程玉胜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锁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传动蜗杆、传动蜗杆轴、传动蜗杆轴限位板、涡轮式门把手套以及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使用时,驱动马达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以带动传动蜗杆轴和传动蜗杆转动,传动蜗杆带动涡轮式门把手套转动,从而通过涡轮式门把手套带动门把手转动,实现开锁,在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传动蜗杆向涡轮齿的反方向移动,使得传动蜗杆与涡轮齿分离,之后向下滑动传动蜗杆,便可以切换到手动开门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控制装置分布在门把手的上下方,因此在用户手握门把手时,用户手部不会受到门锁控制装置的阻碍,使用较为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智能锁与普通锁的结构不同,安装智能锁时需要先将门上已安装的普通门锁拆下,然后安装现有的智能门锁。然而,在将门上已安装的普通门锁升级成智能门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门上已有的门锁安装孔进行钻孔、扩孔、绞孔等改造操作,以将门上已有的门锁安装孔改造成与现有的智能门锁相适配的门锁安装孔,工作量大。
在现有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中,门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传动机构和推杆。其中,控制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控制驱动单元的动作;传动机构连接驱动单元和推杆,用于将驱动单元的动作传递给推杆。推杆用于推动受门锁控制装置控制的门锁的把手。然而,由于上述门锁控制装置设置在门把手的内侧,在用户需要手动转动门把手时,上述门锁控制装置会对用户的手部产生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门锁控制装置安装卡扣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传动蜗杆、传动蜗杆轴、传动蜗杆轴限位板、涡轮式门把手套以及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
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马达,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所述传动蜗杆轴,所述传动蜗杆轴限位板位于所述控制盒的下方,所述传动蜗杆轴的底部与所述传动蜗杆轴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套设于所述传动蜗杆轴上,所述传动蜗杆在所述传动蜗杆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传动蜗杆轴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在所述传动蜗杆轴的周向方向上与所述传动蜗杆轴同步转动;
所述涡轮式门把手套包括壳体部、上挡板、下挡板以及涡轮齿,所述壳体部呈C字形筒状,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部的上下两端,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平行,所述涡轮齿沿圆周分布于所述壳体部的外周面,所述传动蜗杆与所述涡轮齿啮合;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上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槽体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控制盒和所述传动蜗杆轴限位板分别固定于一个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的滑块上。
可选的,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上远离所述壳体部的一端的一角区域。
可选的,所述上挡板的底面以及所述下挡板的顶面与所述壳体部的内周面相切。
可选的,所述涡轮式门把手套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壳体部、所述上挡板以及所述下挡板的宽度相等,所述涡轮齿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部的宽度,所述涡轮齿的宽度大于所述传动蜗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淑芳;程玉胜,未经庞淑芳;程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5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通讯用配电箱
- 下一篇: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