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5301.8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李小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该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提供电源,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另一个所述充电桩;所述输入接口包括进线防水插座,所述输出接口包括出线防水插座;当多个充电桩连接时,将电缆线的一端的插头插入一个所述充电桩的所述进线防水插座中,将所述电缆线的另一端的插头插入另一个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出线防水插座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可根据应用场景进行组合扩容,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组合连接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充电插座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以两个插座、6个插座、10个插座的居多,这类充电桩不能灵活配置充电插座的数量,不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另外,这种固定充电插座的充电桩不具备良好的自由裁剪性,因为充电桩控制板决定了充电插座的数量,10个接口的充电桩可以配置少于10个充电插座,但是充电控制板的成本并不会因为少配置充电插座而减少。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该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充电桩;
所述充电桩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提供电源,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另一个所述充电桩;所述输入接口包括进线防水插座,所述输出接口包括出线防水插座;当多个充电桩连接时,将电缆线的一端的插头插入一个所述充电桩的所述进线防水插座中,将所述电缆线的另一端的插头插入另一个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出线防水插座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入接口还包括包围所述进线防水插座设置的第一螺纹接口,所述输出接口还包括包围所述出线防水插座设置的第二螺纹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缆线包括用于传输电能的电源线和用于传输充电信号的通信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桩包括:
安装壳和与所述安装壳配合的安装板,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设于所述安装壳的侧面;
所述安装壳正面设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座和所述第二插座用于与所述电动自行车连接;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插座、第二插座以及所述输入接口均连接,所述控制板根据接收用户的充电请求控制所述第一插座或第二插座与所述输入接口连通,为所述电动自行车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正面设有第一二维码和第二二维码,所述第一二维码与所述第一插座对应,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识别第一二维码发出充电请求给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输入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二维码与所述第二插座对应,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识别第二二维码发出充电请求给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二插座与所述输入接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正面设有第一充电指示灯和第二充电指示灯,所述第一充电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插座的充电状态,所述第二充电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插座的充电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正面设有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充电桩的内部器件的供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5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巾烘干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和低峰蓄热蓄冰智能空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