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4539.9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7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彬;陈鸿文;赵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俭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3 | 分类号: | B60P1/43;B60P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式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和车底盘之间,所述升降货台包括与车厢底板平行设置的升降台、加设在车底盘上用于升降升降台的升降组件,所述车厢底板上开设有容纳升降台开口,所述升降台的中部与车厢转动连接,当升降台处于水平位置时,尾板与车底盘的连接处与升降台之间有高度差,并且升降台位于尾板与车底盘连接处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分别加设在车底盘上并与升降台四端角转动连接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升降台之间加设有连接组件,所述液压缸通过连接组件与升降台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尾板配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尾板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厢式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
背景技术
现有厢式车大多安装悬臂式液压尾板,尾板多固定于汽车大梁尾端。通过电控操作,控制尾板旋转开合、垂直升降。待尾板下降至地面后打开车厢门,进行装卸货物作业。1人就可完成货物的装卸,稳定、高效。
尾板的长度是一定的,则尾板降下来后的坡度是一定的,为了在恶劣天气(雨、雪、霜等天气)减少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人们一般采用加长尾板长度,但是尾板如果加长,就会造成尾板降下来后的空间占有面积增大,降低了货车停放位置的选取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其优点是:与尾板配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尾板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和车底盘之间,所述升降货台包括与车厢底板平行设置的升降台、加设在车底盘上用于升降升降台的升降组件,所述车厢底板上开设有容纳升降台开口,所述升降台的中部与车厢转动连接,当升降台处于水平位置时,尾板与车底盘的连接处与升降台之间有高度差,并且升降台位于尾板与车底盘连接处的上方;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分别加设在车底盘上并与升降台四端角转动连接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升降台之间加设有连接组件,所述液压缸通过连接组件与升降台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板倾斜放置在地面上,需要装卸货物时,需将升降台倾斜与尾板靠近车厢的一端相齐平,远离尾板的两个液压缸正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同时靠近尾板的两个液压缸反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升降台就会以转动轴为轴,由远离尾板的一端向靠近尾板的一端向下倾斜,直到升降台与尾板相齐平为止,关闭液压缸即可,装卸货物完毕后,远离尾板的两个液压缸反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同时靠近尾板的两个液压缸正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升降台就会以转动轴为轴转动,直到升降台处于水平状态为止,通过设置升降货台,减缓装卸货物时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液压缸活塞杆螺纹连接的铰接杆、与车底盘螺纹连接并与铰接杆铰接的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将液压缸与升降台组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杆朝向固定杆的一端固接有铰接球,所述固定杆朝向铰接杆的一端固接有铰接槽,所述铰接球与铰接槽球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球铰接,增大铰接杆与固定杆之间的铰接面积,提高了铰接杆与固定杆的铰接承重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缸与升降台之间加设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与液压缸活塞杆固接并分别位于液压缸活塞杆两侧的辅助杆和与升降台固接并分别位于固定杆两侧并与辅助杆铰接的连接杆,一对所述辅助杆和连接杆所在的平面与升降台倾斜的方向相垂直,连接组件的铰接点与辅助支撑组件的两个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支撑组件跟随连接组件一同变化,增大液压缸活塞杆与升降台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压缸的承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俭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俭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45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