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4272.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亮;徐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和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加小科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充电器 | ||
一种车载充电器,其包括外壳、正电极、负电极、输出接口、以及与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和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其中:所述负电极是弹片部和两个触头部相互分离的分体式结构,所述弹片部的中部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弹片部的两个端部抵靠在两个所述触头部的背部用于对所述触头部施以向外的弹力。本车载充电器的负电极的触头部与外壳上的触头孔之间的配装间隙小,外形美观,且外壳不易被负电极压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伴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车载充电器应运而生。车载充电器是与点烟器配套使用、通过点烟器从车身电源取电给其它用电器提供电能的一种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通常包括:外壳,正电极,负电极,输出接口,以及与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和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受点烟器的构造所限,车载充电器的正电极均位于外壳的前部,负电极均位于外壳的侧部。现有车载充电器的负电极是由两个触头部和固定在两个触头部之间的弹片部构成的一体式结构,负电极因此也被称为负极弹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725083U、CN205453215U公开的车载充电器中的负极弹片。在使用时,通过弹片部的弹性作用,负电极的触头部与点烟器内壁的对应触点弹性接触,从而达到可靠电性连接的目的。但是,上述车载充电器仍存在以下缺陷:1、负电极的触头部与外壳上的触头孔之间的配装间隙偏大;2、外壳受负电极压力作用容易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以至少在一定程度解决车载充电器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充电器,其包括外壳、正电极、负电极、输出接口、以及与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和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其中:所述负电极是弹片部和两个触头部相互分离的分体式结构,所述弹片部的中部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弹片部的两个端部抵靠在两个所述触头部的背部用于对所述触头部施以向外的弹力。
优选地,所述弹片部的端部具有向内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使得所述弹片部的端部形成凸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弹片部的中部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弹片部为锰钢材质的弹片部,所述触头部为锌合金材质的触头部。
优选地,所述弹片部呈U形。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导向槽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输出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输出接口包括 TYPE-C接口。
优选地,所述触头部为压铸成型的实心触头部。
优选地,所述弹片部的端部抵靠在所述触头部的背部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弹片部(7)、正电极弹簧(3’)、所述输出接口(5) 均集成在所述电路板(4)上构成一个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负电极的触头部与外壳上的触头孔之间的配装间隙小,外形美观。由于负电极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先通过吸盘治具将触头部固定在外壳上的触头孔中,再将弹片部装入外壳内使弹片部的端部抵靠在触头部的背部,所以触头孔可以做得刚好能容纳触头部即可,这使得触头部与触头孔之间的配装间隙变小,从而使得车载充电器的外形更美观。
此外,相比一体式结构的负电极,采用分体式结构的负电极后,触头孔边沿受到触头部的弹力更均匀,使得外壳不易被负电极压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车载充电器的外部示意图;
图2为其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海能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4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电安全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教学用可折叠的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