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3675.6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大潮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机 榨油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该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包括榨杆及榨膛,所述榨杆设置在所述榨膛内;所述榨杆包括出渣段及榨油段;所述榨膛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出渣段相匹配的出渣通道;所述出渣段包括与所述出渣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端头,还包括与所述圆柱形端头及所述榨油段连接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圆柱形端头连接处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相同。该榨油机构通过在榨杆的圆柱形端头及榨油段之间设置过渡部,解决了榨膛及榨杆之间拆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用榨油机构。
背景技术
家用榨油机,榨油原理是将待榨原料加入到榨膛内,由驱动机构带动榨膛内的榨杆转动,向前推进待榨原料并对待榨原料进行挤压压榨。
现有技术中的榨油机构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榨杆出渣段及榨膛出渣通道之间的空隙被油渣填充过于密实,导致榨膛和榨杆之间的拆卸困难;2、由榨杆出渣段及榨膛出渣通道之间排出的渣子大片连在一起,松散的渣子之间的空隙较大,导致收集渣子的容器太容易被填满溢出;3、当待榨原料颗粒较大时,待榨原料不易进入榨膛内腔与榨杆螺纹之间形成的空隙中;4、榨堂内待榨原料随着榨杆反转而应向进料口方向移出时,待榨原料未经压榨就从榨膛的驱动机构方向端口漏出,不仅浪费待榨原料,同时容易造成后期清洁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榨油机用榨油机构,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包括榨杆及榨膛,所述榨杆设置在所述榨膛内;
所述榨杆包括出渣段及榨油段;
所述榨膛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出渣段相匹配的出渣通道;
所述出渣段包括与所述出渣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端头,还包括与所述圆柱形端头及所述榨油段连接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圆柱形端头连接处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过渡部与所述榨油段连接处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端头与所述过渡部的长度比为1:0.2~1:1.5。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端头与所述过渡部两者外侧边缘之间的夹角为110~175°。
优选的,所述出渣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凸起。
优选的,所述榨杆还包括连接段及进料段,所述连接段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进料段与所述榨膛的进料口配合设置,所述进料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设有一阻料件。
优选的,所述榨杆上设有螺纹,所述阻料件为与所述榨杆同轴的圆柱体,所述阻料件的宽度大于每个螺纹厚度,且小于相邻两个螺纹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阻料件的直径大于与其紧邻的所述螺纹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进料段上设有一缺口。
优选的,所述榨杆包括轴体及绕所述轴体的螺纹,所述轴体为圆锥状,每个所述螺纹在所述轴体上的深度渐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榨杆的圆柱形端头及榨油段之间设置过渡部,出渣通道减少榨杆出渣段及榨膛出渣通道之间的缝隙中渣子所受力的集中度,解决了榨膛及榨杆之间拆卸困难的问题。
2.通过在出渣通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凸起,起到破碎渣子完整性的作用,减小了渣子的体积,减少了倒渣子的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大潮,未经杨大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3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绝缘结构的绕组转子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