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3021.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1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陶志刚;史广诚;刘科;王坤;王一聪;谭高文;张颖;彭正;何奎;习兰云;吴亮;唐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郭金鑫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边坡监测装置。该边坡监测装置,包括:锚索,包括第一锚固端和第一自由端,边坡的易滑区位于第一锚固端和第一自由端之间;力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锚索的第一自由端;定点应变感测光缆,沿所述锚索的方向设置,包括第二锚固端和第二自由端,在所述第二锚固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点应变传感器;通过多个所述定点应变传感器分段感测所述定点应变感测光缆上相邻定点传感器之间的应变变化数据,与所述力学传感器的感测数据共同监测边坡内部滑动变化。利用该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精确监控滑移面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监测过程中,一般需要对边坡工程的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地应力和地下水位等参数进行长期实时监测。但是边坡工程在施工初期或未产生大变形之前并未形成贯通滑动面,受外界扰动或边坡岩土体自重条件下蠕动变形的影响,会逐渐形成宏观的贯通滑动面,为了确保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及时掌握边坡潜在滑动面的位置及其运动状态。目前的监测方法仅仅依靠锚索的应力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形成滑动面,而不能精确监控滑动面的具体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精确监控滑移面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边坡监测装置,包括:
锚索,包括第一锚固端和第一自由端,边坡的易滑区位于所述第一锚固端和所述第一自由端之间;
力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感测锚索的应力变化;
定点应变感测光缆,顺所述锚索的延伸方向设置,包括第二锚固端和第二自由端,在所述第二锚固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点应变传感器;
其中,通过多个所述定点应变传感器分段感测所述定点应变感测光缆上两相邻定点应变传感器之间的应变变化数据,与所述力学传感器的感测数据共同监测边坡内部滑动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力学传感器和所述定点应变感测光缆均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力学传感器的应力变化数据,并获取所述定点应变感测光缆上两相邻定点应变传感器之间的应变变化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监测装置还包括:
金属基索状应变感测光缆,顺所述锚索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金属基索状应变感测光缆包括第三锚固端和第三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定点应变感测光缆的所述第二锚固端与所述金属基索状应变感测光缆的第三锚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锚固端和所述第三锚固端熔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锚固端与所述第三锚固端的固定连接处设有金属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套管外部套设有塑料护管。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
锚索隔离架,包括用于穿设所述锚索的锚索定位孔、用于穿设所述定点应变感测光缆的第一光缆定位孔、用于穿设所述金属基索状应变感测光缆的第二光缆定位孔、以及用于穿设注浆管的注浆孔。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3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