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路基拓宽的小间距加筋土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1693.0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颍上路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路基 拓宽 间距 加筋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路基拓宽的小间距加筋土结构,包括拓宽部分路基,以及设置于拓宽部分路基下面的地基层;拓宽部分路基两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填料、土工格栅、轻质面板和滤水管;土工格栅呈与水平面平行的状态设置,使结构的横截面呈上面较小、下面较大的梯形;土工格栅的加筋间距为0.2m,土工格栅的铺设长度为路基高度0.3‑0.4倍;填料设置于土工格栅和拓宽部分路基之间,填料与拓宽部分路基之间的接触面呈台阶状;轻质面板与土工格栅的筋带末端粘结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能够解决路基拓宽侧向变形、不均匀沉降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改扩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路基拓宽的小间距加筋土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常采用换填路基、分期施工、桩基础等方式扩建公路,但这种施工方式往往面临造价高、施工难等问题。
而采用加筋土拓宽路基虽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造价低,例如位于广东的汕梅路、重庆市的滨江路等项目已经有所应用,但对地基要求较高,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公路改扩建时,会遇到路堤边坡侧向变形、不均匀沉降过大且超出规范要求的情况,导致无法施工。
因此,如何在加筋土拓宽路基的施工中克服和消除在路基拓宽中容易变形和沉降过大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路基拓宽的小间距加筋土结构,实现的目的是解决路基拓宽侧向变形、不均匀沉降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路基拓宽的小间距加筋土结构,应用于路基拓宽的小间距加筋土结构,包括拓宽部分路基,以及设置于所述拓宽部分路基下面的地基层。
其中,所述拓宽部分路基两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填料、土工格栅、轻质面板和滤水管;
所述土工格栅呈与水平面平行的状态设置,使所述结构的横截面呈上面较小、下面较大的梯形;
所述土工格栅的筋带的加筋间距为0.2m,所述土工格栅的铺设长度为路基高度的0.3-0.4倍;
所述填料设置于所述土工格栅和所述拓宽部分路基之间;
所述轻质面板与所述土工格栅的筋带末端粘结固定。
优选的,所述拓宽部分路基的两侧,位于相应的所述土工格栅和相应的所述填料内,分别设有若干互相平行、分层设置,且均与水平面倾斜的滤水管。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滤水管的坡度均为1:12。
优选的,所述填料的压实度在90%以上。
优选的,所述结构的边坡坡度为1: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加筋土挡墙性能差异很大,具有侧向变形小、竖向沉降小、变形均匀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加筋土挡墙拓宽路基时存在的问题,且该结构侧向位移小,侧向面板几乎不受力。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加筋土挡墙厚重的面板可替换为轻质的装饰性面板,节省了工程造价。而且本实用新型边坡坡度较大,可达到1:0.5甚至可做成直立式,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