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验证加筋土结构筋-土间土拱效应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1389.6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颍上路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验证 加筋土 结构 土间土拱 效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验证加筋土结构筋‑土间土拱效应的装置,包括框架、加载系统、填料和外壳;外壳是一上方开口的容置箱,外壳内设有填料,填料上面设有顶板;外壳上方设有反力架;反力架与顶板之间设有加载系统;加载系统包括从上向下以此连接的圆形混凝土板、千斤顶、压力环和方形混凝土板;圆形混凝土板固定于反力架的中间部位;千斤顶通过圆形混凝土板和反力架形成反压加载系统向压力环施加载荷;压力环测量反力架与顶板之间由千斤顶施加的荷载的数值;方形混凝土板上面与压力环连接,下面压紧顶板将压力环施加载荷分布到顶板;填料为横向分层设置的多彩颜色沙土。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确定何种加筋间距下加筋土内部才能形成稳定的土拱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验证加筋土结构筋-土间土拱效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是高速公路改扩建最难克服的问题。老路基已经发生了沉降,而新路基刚刚建成,由于土体蓬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发生压缩沉降。
近年来学者提出一种小间距加筋结构,根据研究表明,小间距加筋结构的竖向沉降相对于传统加筋结构的竖向沉降减小许多。
而小间距加筋土结构中两条筋带之间的土体在重力和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下形成拱,该拱自身便能承受一定土体的重力和侧向土压力。
由于土拱的承压作用,减小了土体的沉降,但仍无法确定加筋间距具体为何值时,筋-土间可形成最稳定的土拱,这就导致难以最大程度的控制加筋土结构的最大沉降,很难将加筋土结构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中。
因此,如何确定何种加筋间距下加筋土内部才能形成稳定的土拱效应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验证加筋土结构筋-土间土拱效应的装置,实现的目的是能够准确确定何种加筋间距下加筋土内部才能形成稳定的土拱效应,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验证加筋土结构筋-土间土拱效应的装置,包括框架、加载系统、填料和外壳。
其中,所述外壳是一上方开口的容置箱,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有所述填料,所述填料上面设有顶板;所述外壳上方的开口处设有“冂”字形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所述加载系统;
所述加载系统包括从上向下以此连接的圆形混凝土板、千斤顶、压力环和方形混凝土板;
所述圆形混凝土板固定于所述反力架的中间部位;
所述千斤顶通过所述圆形混凝土板和所述反力架形成反压加载系统向所述压力环施加载荷;
所述压力环测量所述反力架与所述顶板之间由所述千斤顶施加的荷载的数值;
所述方形混凝土板上面与所述压力环连接,下面压紧所述顶板将所述压力环施加载荷分布到所述顶板;
所述填料为横向分层设置的多彩颜色沙土。
优选的,所述圆形混凝土板的半径为5cm;所述方形混凝土板尺寸为50cm ×50cm×50cm。
优选的,所述外壳由底板、侧板和挡板围成;所述侧板和所述挡板均可上下移动。
更优选的,所述侧板为带网格的钢化玻璃板;所述挡板为钢化玻璃板;所述底板为钢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底板的上面,以及所述顶板的下面均设有土拱格栅。
更优选的,所述土拱格栅孔径20mm,厚度2,1mm,撕破强力大于0.25KN。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顶板或者所述填料接触的部分均涂膜凡士林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填料采用侧向分层填筑法进行填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1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机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开裂的板式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