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缝纫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57190.6 | 申请日: | 2019-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0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维怀;张曙光;何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永胜环球(江西)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81/00 | 分类号: | D05B8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朱平 |
| 地址: | 343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自动化 缝纫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缝纫设备,包括固定板,防护片,擦拭片,缝纫机,防护壳,防护轮,可调节折叠放线杆结构,可调节吸尘盒结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红外线传感器,缝纫针,安装壳,PLC,显示屏,吸尘控制开关和缝纫控制开关,所述的防护片镶嵌在固定板正表面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擦拭片镶嵌在防护片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缝纫机螺栓连接在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壳螺栓连接在缝纫机的右侧。本实用新型连接管,连杆,调节螺栓,阻挡板,转轴和安装螺栓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连接管上的线轴脱落;储尘盒,吸尘泵,套接管,连通管,调节管,密封盖和把手的设置,有利于对缝纫机上的杂物进行吸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缝纫设备。
背景技术
普通的双针缝纫机大都包括一个底板,在底板上固连一个机头,在机头与底板安装各机械机构,且各机构协调配合完成普通缝制。为了使缝纫机能缝制出各种立体条纹,就需要对针位组件进行合理设计,采用双针针间距不同规格针夹,带有不同规格的带有圆弧腔的压脚和不同规格带有鼻突起的针板,因此普通曲折双针无法解决上述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052310U,发明创造名称为多功能一体化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机头、缝纫机机座、拖布装置和切料装置,所述缝纫机机头固定在缝纫机机座上,所述缝纫机机座的一侧设置有PLC电控箱,所述缝纫机机座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与缝纫机机头对应的旋转板;所述拖布装置包括前拖布装置和后拖布装置,所述后拖布装置和切料装置安装在旋转板,通过旋转板既可方便实际异常维修,亦可方便调节前拖布装置的转速;所述前拖布装置设置在缝纫机机头上且前拖布装置后方设有展平面料的熨烫装置;所述切料装置由PLC电控箱控制工作并通过设置在切料装置上方的传感器装置传输信号,通过传感器装置将信号传输给PLC电控箱来控制切料装置;所述缝纫机机座的后侧还安装有吹气收料装置。但是现有的缝纫设备还存在着防护效果差,不具备吸尘手握功能和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缝纫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缝纫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缝纫设备防护效果差,不具备吸尘手握功能和不方便调节的问题。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缝纫设备,包括固定板,防护片,擦拭片,缝纫机,防护壳,防护轮,可调节折叠放线杆结构,可调节吸尘盒结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红外线传感器,缝纫针,安装壳,PLC,显示屏,吸尘控制开关和缝纫控制开关,所述的防护片镶嵌在固定板正表面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擦拭片镶嵌在防护片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缝纫机螺栓连接在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壳螺栓连接在缝纫机的右侧;所述的防护轮套接在缝纫机右侧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折叠放线杆结构设置在缝纫机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可调节吸尘盒结构安装在设置在固定板正表面左侧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安装在固定板的下部;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螺栓连接在缝纫机左侧的下部;所述的缝纫针插接在缝纫机底部的左侧;所述的安装壳镶嵌在固定板正表面右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PLC螺钉连接在安装壳内部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显示屏镶嵌在安装壳正表面右侧的上部;所述的吸尘控制开关从左到右依次镶嵌在安装壳正表面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可调节折叠放线杆结构包括连接管,连杆,调节螺栓,阻挡板,转轴和安装螺栓,所述的连杆纵向插接在连接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管和连杆的连接处;所述的阻挡板通过转轴连接在连杆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杆和转轴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擦拭片具体采用尼龙布片;所述的擦拭片的内侧镶嵌有厚度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壳的壁厚设置为四毫米至六毫米;所述的安装壳具体采用PVC塑料壳。
优选的,所述的阻挡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阻挡板的外表面镶嵌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连杆和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镶嵌在转轴的外壁上;所述的转轴的直径设置为十毫米至十二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永胜环球(江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新永胜环球(江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7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