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传输混合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53583.X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房文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顶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18;H01B7/17;H01B11/06;H01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栋梁 |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传输 混合 电缆 | ||
1.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线材单体(1)、常规线材单体(2)、主屏蔽层(3)和主外被(4),所述常规线材单体(2)和新型线材单体(1)均不少于一个,所有所述新型线材单体(1)和常规线材单体(2)均位于主屏蔽层(3)内,所述主外被(4)包裹住主屏蔽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蔽层(3)包括编织层(31)、第一铝箔麦拉层(32)和隔离层(33),所述第一铝箔麦拉层(32)包裹住隔离层(33),所述编织层(31)包裹住第一铝箔麦拉层(32),所述主外被(4)包裹住编织层(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物(5),所述填充物(5)设于常规线材单体(2)和新型线材单体(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线材单体(1)包括第一导体(11)、第二导体(12)、第一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3)、第二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4)、第一屏蔽层(15)、FEP护套(16)和第一隔离层(18),所述第一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3)包裹住第一导体(11),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4)包裹住第二导体(12),所述第一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3)和第二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4)均位于第一隔离层(18)内,所述第一屏蔽层(15)包裹住第一隔离层(18),所述FEP护套(16)包裹住第一屏蔽层(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线材单体(1)还包括第一地线(17),所述第一地线(17)不少于一根,所述第一地线(17)位于第一屏蔽层(15)和FEP护套(1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15)为第二铝箔麦拉层,所述第一隔离层(18)为聚四氟乙烯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线材单体(2)包括第三导体(21)、第四导体(22)、第一绝缘层(23)、第二绝缘层(24)、第二屏蔽层(25)和外围(27),所述第一绝缘层(23)包裹住第三导体(21),所述第二绝缘层(24)包裹住第四导体(22),所述第一绝缘层(23)和第二绝缘层(24)均位于第二屏蔽层(25)内,所述外围(27)包裹住第二屏蔽层(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线材单体(2)还包括第二地线(26),所述第二地线(26)不少于一根,所述第二地线(26)位于第二屏蔽层(25)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25)为第三铝箔麦拉层,所述外围(27)为麦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传输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3)和第二绝缘层(24)均为PP层或者PE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35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压器的蜂窝散热线圈
- 下一篇:变压器线圈的接线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