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3361.8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轲;吕文丽;王明星;卢瑞林;杨海;陈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0;E01D101/4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刘向丹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复合材料 人行道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所述人行道支架包括泡沫夹芯层和覆盖在泡沫夹芯层外表面的织物铺层,所述泡沫夹芯层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与立柱。本实用新型整体支架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解决了金属角钢的不耐腐蚀、寿命短等问题。通过加强块的设置避免了分体支架与立柱的螺栓连接容易发生破裂问题。另外也解决了现有一体成型复合材料支架成型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铺层简单,成型工艺时间大大缩短,不仅生产效率高,且整体制造成本降低,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桥梁附属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线路工程及桥梁上的人行道支架主要采用金属角钢材料,混凝土人行道板直接铺设在金属支架上,造成横梁顶面易积水、潮湿等问题而导致涂装失效锈蚀,同时又因金属件被覆盖而不易进行涂装维护。因此,现有的金属角钢支架主要是不耐腐蚀,需要长期维护。
为了解决金属材料的不耐腐蚀问题,目前,铁路桥梁工程领域开始逐步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已知的分体成型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如公布号为CN109183614A的发明专利,支架主体与立柱分开成型,再通过螺栓连接,这即给实际安装带来了困难、大大增加安装成本,同时螺栓连接处也很容易发生破裂,增加了潜在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耐腐蚀、寿命长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人行道支架,所述人行道支架包括泡沫夹芯层和覆盖在泡沫夹芯层外表面的织物铺层,所述泡沫夹芯层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与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夹芯层为PET、PVC或酚醛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铺层为玻璃纤维层。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层为无碱双轴布,通过RTM注射成型。
进一步的,在横梁端部设有端部缺口,端部缺口内嵌有端部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连为一整体,端部加强块上设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在横梁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端部加强块或通过连接臂连接成一体的两个端部加强块。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加强块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端部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
进一步的,在横梁与立柱夹角处设有拐角凹口,拐角凹口内嵌有拐角加强块,将拐角处覆盖并与泡沫夹芯层连为一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拐角加强块包括两翼部和连接两翼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拐角的内角处,两翼部从两侧将拐角处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拐角加强块由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拐角加强块与泡沫夹芯层整体发泡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整体支架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解决了金属角钢的不耐腐蚀、寿命短等问题。通过加强块的设置避免了分体支架与立柱的螺栓连接容易发生破裂问题。另外也解决了现有一体成型复合材料支架成型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铺层简单,成型工艺时间大大缩短,不仅生产效率高,且整体制造成本降低,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3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