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防腐安装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2121.6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6;H01M10/613;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苏滁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防腐 安装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防腐安装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开口端安装壳盖,壳体内腔安装放置板,放置板上开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板底部的壳体内安装防腐板,防腐板顶面开有集液槽,放置槽底部连通集液槽,集液槽底部的防腐板内开有储液腔,集液槽和储液腔间开有弯曲孔,放置板顶部的壳体外壁开有散热孔,散热孔外侧安装密封板,密封板处的壳体内安装启闭机构,散热孔内侧安装干燥盒。电池芯卡接在放置槽内,电池芯发生电解质泄露时,通过放置槽底部流入集液槽内,通过弯曲孔流入储液腔内存储,避免腐蚀其余完好的电池芯,电池使用时发热时,启闭机构推动密封板开启,通过散热孔散热,密封板开启时,外界空气被干燥盒干燥,避免电池受潮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的防腐安装外壳。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蓄电池,锂电池使用时常常将多组电池芯安装在外壳内构成电池组,目前的外壳都是单纯一个壳体,仅能对电池起到固定作用,但是,锂电池使用时间久了发生损坏时容易导致内部电解质泄露,而普通的外壳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容易导致电解质俯视其余完好的电池芯,且电池使用时会发热,则外壳上需要开启散热孔,但是散热孔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容易导致外部湿气较重的空气进入外壳内,长期如此也容易导致电池受潮腐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的防腐安装外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防腐安装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的防腐安装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口端安装壳盖,所述壳体内腔固定安装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壳体内固定安装防腐板,所述防腐板顶部紧密贴合放置板,且防腐板顶面开有集液槽,所述放置槽底部连通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底部的防腐板内开有储液腔,所述集液槽和储液腔间开有弯曲孔,所述储液腔外壁固定固定套接排液管,且排液管贯穿壳体外壁,所述放置槽顶部的壳体外壁开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外侧安装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处的壳体内安装启闭机构,所述散热孔内侧安装干燥盒。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多个弹性橡胶半球结构的夹紧垫,所述放置板、防腐板和支撑柱均由PVC塑料制成,所述壳盖的一端铰接壳体,所述壳盖另一端和壳体间安装相配合的合页扣,所述壳盖正对放置槽的位置开有极柱孔。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底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集液槽和储液腔的底部均为倾斜结构,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弯曲孔位于集液槽底部最底端,所述排液管安装在储液腔远离弯曲孔的一端,且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干燥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封闭端外壁通过螺纹结构套接在散热孔的内侧,所述盒体的开口端通过螺纹结构套接盒盖,所述盒盖和盒体内腔间填充干燥剂,所述盒体和盒盖端面均开有多个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散热孔的外侧的壳体内开有收纳槽,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卡接在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顶部内壁和密封板顶部间安装压簧,所述散热孔底部的壳体内固定套接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滑动卡接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安装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贯穿密封筒并紧密压在密封板的底部,所述活塞底部的密封筒内填充有蒸发液。
优选的,所述压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密封筒底部的壳体内壁处固定套接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紧密接触密封筒的外壁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池芯发生电解质泄露时,电解质通过放置槽底部流入集液槽内,并通过弯曲孔流入储液腔内存储,避免电解质腐蚀其余完好的电池芯;通过沸点与电池最高工作温度相近的蒸发液的气化和液化作为启闭机构的动力,电池工作发热时,蒸发液气化从而通过顶杆将密封板开启,便于散热,电池不工作时,蒸发液液化使得密封板将散热孔密封,避免外界潮湿空气进入壳体内俯视锂电池;散热孔开启后,外界空气会进入壳体内,此时空气通过盒体和盒盖上的通气孔流动,流经干燥剂时被干燥,确保壳体内保持干燥,避免锂电池受潮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2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敏涂层标签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的录音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