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拣设备的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1513.0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杭杰;黄菊新;陈佳杭;陈垂智;范酬;肖攀;张浩雨;朱文瑾;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15/22;B65G47/24;B07C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拣 设备 输送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拣设备的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多组输送线,各组输送线呈上下布置,每组输送线均包括多个传输模块以及一个输送模块,输送模块包括多个依次配合的输送单元,各传输模块的尾端均与输送模块的首端对接,各传输模块的首端用于分别与分拣设备的不同的上包台配合,接收来自对应上包台的货物并将货物输送至输送模块。本申请的输送线通过设置多个传输模块能够与多个上包台配合,可以提高分拣设备的单位时间分拣量,从而能够提高输送模块中输送单元的利用率;此外,本申请的输送线采用上下设置的多层结构,在横向空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能够使分拣设备的分拣量增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拣设备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快递物流行业市场快速发展,使得分拣机行业也随之兴旺,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分拣机为交叉带分拣机,此种设备庞大、结构复杂,很难实现模块化,不仅生产安装周期长,而且制造成本较高;由于设备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设备对场地要求也会很高,场地不规则、面积较小的企业均无法安装这种设备。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1000009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分拣设备,该分拣设备包括上包模块、集包模块、输送模块、识别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分拣货物的信息以及判断待分拣货物的本身属性,并将上述这些信息反馈到控制器;所述上包模块用于将经过识别模块处理后的待分拣货物输送到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用于将来自上包模块的待分拣货物输送至对应的集包模块;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分拣设备的各个模块进行整体工作;所述集包模块用于收集分拣后的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包括多个依次配合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分拣端,上一个输送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个输送单元的输入端对接,所述输送单元的分拣端与所述集包模块对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传输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朝输出端和分拣端两个方向输送货物。
上述专利文献的输送模块本身作为输送线,不需要环形轨道,减小占地面积,降低成本,能够适应任意不规则形状的场地,同时可实现设备快速、批量化生产及组装,一旦其中一个输送单元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实现输送单元的安装更换。但是,目前这种分拣设备仍有部分不足,该设备相对于传统的交叉带式分拣机,分拣量还是稍差一点,该分拣设备前几台输送单元的速度会明显低于后面输送单元的速度,后方输送单元的利用率明显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拣设备的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拣设备的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多组输送线,各组输送线呈上下布置,每组输送线均包括多个传输模块以及一个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包括多个依次配合的输送单元,各传输模块的尾端均与所述输送模块的首端对接,各传输模块的首端用于分别与分拣设备的不同的上包台配合,接收来自对应上包台的货物并将货物输送至所述输送模块。
本申请的输送单元为背景技术专利文献所述的输送单元。本申请的输送线通过设置多个传输模块能够与多个上包台配合,可以提高分拣设备的单位时间分拣量,从而能够提高输送模块中输送单元的利用率;此外,本申请的输送线采用上下设置的多层结构,在横向空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能够使分拣设备的分拣量增大。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一个传送带或多个依次对接的传送带。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有两组。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梁以及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承重支架,所述承重支架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上部和中部,两个所述输送模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承重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1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