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大筒体内壁钻孔攻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1127.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震;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5/40;B23Q5/36;B23Q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体内 钻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大筒体内壁钻孔攻丝机构,包括卡爪、回转台和安置于回转台上的转子大筒体,还包括一个滑枕和若干钻削头,每个钻削头后均连有一用于控制钻削头进给的数控进给装置;所述卡爪设置在回转台上方,卡爪两侧通过T形螺钉和螺母与回转台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枕位于转子大筒体内部,在滑枕底部设有与钻削头数量相等的连接块,每个连接块均和一个钻削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钻孔效率得到若干倍的提高,加工质量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定子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转子大筒体内壁钻孔攻丝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风力发电机领域,直驱式风力发电机转子对其磁缸的固定一般使用的螺钉固定式,螺钉固定式其特点是:(1)制作简单,只需要车加工和钻孔攻丝,(2)转子内筒体上螺纹孔繁多,并且从上到下每一圈的相位都不同,工作量较大;
但是目前国内转子内筒体上螺纹孔的加工是采用龙门铣钻孔,一个孔一个孔的钻,攻丝采用手工攻丝,其生产效率较低,手工攻丝螺纹孔向心差,无法保证螺纹孔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子大筒体内壁钻孔攻丝机构。
一种转子大筒体内壁钻孔攻丝机构,包括卡爪、回转台和安置于回转台上的转子大筒体,还包括一个滑枕和若干钻削头,每个钻削头后均连有一用于控制钻削头进给的数控进给装置;所述卡爪设置在回转台上方,卡爪两侧通过T 形螺钉和螺母与回转台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枕位于转子大筒体内部,在滑枕底部设有与钻削头数量相等的连接块,每个连接块均和一个钻削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卡爪是通过T形螺钉将卡爪固定在回转台上。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钻削头包括主轴、ER夹头和硬质合金钻头,主轴由第一伺服电机控制转动,主轴头部与ER夹头固定连接,硬质合金钻头固定在ER夹头上。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若干钻削头在同一平面内,相邻两个多孔钻之间的圆心角为6度。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若干钻削头通过若干螺栓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拉钉与滑枕连接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枕和若干钻削头的配合,可以使每个钻孔定位点能一次完成若干个向心孔的高速钻削和攻丝,其钻孔效率得到了若干倍的提高,解决了筒体内向心上下钭排列孔每个定位点的多孔钻削,同时还解决了筒体内向心上下钭排列孔的每个定位点的多孔攻丝,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进给装置示意图;
图3是相邻两个钻削头的示意图;
其中:转子大筒体1、滑枕2、连接块3、紧固螺栓4、钻削头5;硬质合金钻6; ER夹头7、卡爪8、T形螺钉9、螺母10、回转台11、第一伺服电机12、数控进给装置13,主动轮14,同步带15,主轴16,丝杆17,滑块18,从动轮19,第二伺服电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1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饮水机滤芯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高精密度的锻造快速定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