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间挂网混凝土喷射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50769.X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坤;张方方;王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1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间挂网 混凝土 喷射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间挂网混凝土喷射支护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沿基坑边坡排布的支护桩,支护桩与基坑边坡之间设置有整体呈波浪状的钢筋网,钢筋网朝向基坑的一侧于临近支护桩的部位与支护桩的弧面周壁贴合,相邻两个支护桩之间的钢筋网上设置有多个插设在基坑边坡中的固定钉,钢筋网上挂设有多个倾斜向下指向基坑内部的排水管,钢筋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于钢筋网上的固定装置,钢筋网上还喷射有混凝土层,排水管贯穿混凝土层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将排水管预安装在钢筋网上,缩短了支护结构的现场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柱间挂网混凝土喷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过程中,由于回填土结构松散,空隙率大,强度低,支护桩施工后,支护桩和基坑坡面极易出现局部坍塌或失稳,而密集设置支护桩成本较高,占地空间大,也不利于后期的拆除,故而通常采用柱间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对回填基坑边坡进行防护。
专利公告号为CN208346829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固定钉墙支护结构,包括固定间隔穿设于基坑坡面的固定钉,基坑坡面间隔穿设有若干根木桩,木桩呈竖直设置,木桩贴合于相对应的固定钉,且固定钉与木桩固定连接,基坑坡面铺设有挂网,木桩及固定钉穿设于挂网,挂网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覆住挂网、固定钉及木桩,混凝土层还倾斜穿设有漏水管。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强基坑坡面的稳定性,增加固定钉墙支护的强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在运用至较深的基坑支护时,木桩难以实现对喷射混凝土层的有效支撑需要通过支护桩对混凝土层进行支撑,此时混凝土层多呈波浪状以增大与支护桩的接触面积,支护桩和钢筋挂网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回填土再进行混凝土喷射,从而在安装漏水管时,一方面需要确保漏水管位于挂网上的固定位置,又需要漏水管能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而漏水管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实际施工时待回填土回填完成再安装漏水管时极为不便,施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排水管便捷的柱间挂网混凝土喷射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柱间挂网混凝土喷射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基坑边坡排布的支护桩,所述支护桩与基坑边坡之间设置有整体呈波浪状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朝向基坑的一侧于临近所述支护桩的部位与所述支护桩的弧面周壁贴合,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之间的所述钢筋网上设置有多个插设在基坑边坡中的固定钉,所述钢筋网上挂设有多个倾斜向下指向基坑内部的排水管,所述钢筋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排水管于所述钢筋网上的固定装置,所述钢筋网上还喷射有混凝土层,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混凝土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软土基坑支护时,可先在基坑边坡沿线设置支护桩,再将多个排水管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波浪状的钢筋网上,随后再将钢筋网吊装至支护桩与基坑边坡之间,随后在钢筋网与基坑边坡之间回填回填土,使回填土层尽可能与钢筋网的形状贴合,以减少混凝土层的混凝土用量,随后通过多个固定钉对钢筋网进行固定,再在钢筋网上喷射混凝土层,相较于钢筋网铺设完成后由施工人员逐个安装排水管,在钢筋网上预置排水管再吊装钢筋网安装,有效缩短了支护结构的现场施工时间,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待混凝土层彻底凝固后,多个支护桩和内含钢筋网的混凝土层可对基坑边坡起到有效的防护支撑作用,同时排水管可将基坑边坡回填土层中的渗水有效排出,以减少基坑边坡土层中的水压,从而延长支护结构的支护时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远离基坑的一端设置有反滤包,所述反滤包外周壁包覆有支撑框,所述排水管靠近基坑的一端可拆套设有防护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滤包和支撑框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排水管在回填土层中被堵塞,防护件可有效防止混凝土层在喷射时被混凝土堵塞,从而便于支护结构的快速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0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型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止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