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无动力混凝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9235.5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凯;李滢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滢苗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动力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动力混凝反应装置,包括恒温水箱、反应筒、折流板和恒温铜管,所述反应筒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反应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反应筒的表面嵌套固定有恒温水箱,本实用新型在反应筒内侧设置折流板,絮凝剂、混凝剂从进水口进入反应筒后经过折流板的作用产生汞花,因此折流板与反应筒内壁的间隙,从上到下,越来越大,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形成的汞花不被打散,促进絮凝剂与混凝剂与污水的均匀混合,混合水体,从下侧出水口流出进入沉淀池完成沉淀,无动力反应,使用便携;本实用新型将恒温水箱与反应筒相贴合,使反应筒内达到所需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反应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无动力混凝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过程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处理过程,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混凝反应装置在使用时存在需要动力进行驱动反应,造成使用不便,同时不能提供保温反应环境,影响反应效率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动力混凝反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反应方便便携,反应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动力混凝反应装置,包括恒温水箱、反应筒、折流板和恒温铜管,所述反应筒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反应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反应筒的表面嵌套固定有恒温水箱,所述恒温水箱的一侧侧边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恒温水箱的另一侧侧边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反应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下端与恒温水箱之间设置有恒温铜管。
优选的,所述恒温水箱的内腔与反应筒相贴合,所述恒温水箱嵌套在反应筒的表面通过密封垫和紧固栓密封固定。
优选的,所述恒温铜管与恒温铜管的下端相贴合,所述恒温铜管设置为的内部中空的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一端与反应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反应筒内壁保持间距,所述折流板与反应筒内壁的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反应筒的下端设置有水平缓冲槽,缓冲槽的一端与出水口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另一端通过输送管与沉淀池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反应筒内侧设置折流板,絮凝剂、混凝剂从进水口进入反应筒后经过折流板的作用产生汞花,因此折流板与反应筒内壁的间隙,从上到下,越来越大,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形成的汞花不被打散,促进絮凝剂与混凝剂与污水的均匀混合,混合水体,从下侧出水口流出进入沉淀池完成沉淀,无动力反应,使用便携;
2、本实用新型将恒温水箱与反应筒相贴合,使反应筒内达到所需反应温度,通过恒温铜管与折流板的底部接触,使折流板亦能达到所需温度需求,提供良好反应环境,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反应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铜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恒温水箱;3、排水管;4、出水口;5、反应筒;6、折流板;7、恒温铜管;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滢苗,未经李滢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9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线用耐张线夹
- 下一篇:一种皮带部件自动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