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4897.3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任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飞霞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45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水池 人工 鱼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属于园林水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光滑层一、主体层一、过滤箱、升降筒、升降杆、鱼道板、光滑层二、主体层二、过滤网、支撑杆、挡水板和水泵,底座内部固定连接设有主体层一,主体层一内外壁均固定连接设有光滑层一,底座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设有过滤箱,过滤箱顶端中间固定连接设有升降筒,升降筒顶端内部活动连接设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外壁固定连接设有鱼道板。本实用通过设置水泵、升降筒、升降杆、过滤网、支撑杆、挡板和鱼道板,使该人工鱼道,可以在水池内形成人工鱼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水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
背景技术
鱼道,就是供鱼类洄游的通道,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鱼类洄游的通道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通过在水闸或坝上修建人工水槽来保护鱼类的习性;
鱼类洄游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研究并掌握鱼类洄游规律,对于探测渔业资源量及其群体组成的变化状况,预报汛期、渔场,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提高渔业生产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效果及放流增殖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他水生动物如对虾等也有洄游习性。
在现有技术中,园林水池基本都是固定静态水池,很难满足鱼类的生理要求,因此,急需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包括:底座、光滑层一、主体层一、过滤箱、升降筒、升降杆、鱼道板、光滑层二、主体层二、过滤网、支撑杆、挡水板和水泵,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设有主体层一,所述主体层一内外壁均固定连接设有光滑层一,所述底座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顶端中间固定连接设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顶端内部活动连接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端外壁固定连接设有鱼道板,所述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设有挡水板,过滤箱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设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鱼道板层伞状结构,且鱼道板上表面内侧为凸起结构,鱼道板上表面外侧为内凹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外壁为网状结构,且过滤箱高度低于底座外壁高度。
优选的,所述挡水板下表面呈圆弧面结构,且弧度小于鱼道板上表面弧度。
优选的,所述光滑层一和光滑层二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优选的,所述升降筒、升降杆均为中空结构,且水泵出水口与升降筒底端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上表面呈圆弧面结构,且过滤网与鱼道板表面相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水池人工鱼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园林水池人工鱼道通过设置水泵、升降筒、升降杆、过滤网、支撑杆、挡板和鱼道板,使该人工鱼道,可以在水池内形成人工鱼道,当该人工鱼道工作时,开启电源开关,水泵工作,使水泵工作时可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入升降筒、升降杆内部,在从升降杆顶端喷出,同时,过滤网喷出水时,挡水板可以将水挡到鱼道板上表面,使鱼道板上表面形成鱼道,同时,底座内外表面光滑,污水不易粘黏在底座表面,使鱼道板上表面很光滑,使鱼在鱼道板上表面游动时,鱼道板不会对鱼产生阻力,当鱼游到鱼道板顶端时,鱼可以从另一边飞出。
2、该园林水池人工鱼道通过设置过滤箱,使该人工鱼道在工作时,过滤箱可以对垃圾杂物进行过滤,可以放置炸物进入过滤箱内部,导致水泵、升降筒和升降杆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飞霞,未经任飞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4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