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剖杀后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3889.7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国;沈伟;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A22C25/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阮涛 |
| 地址: | 6113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鳗鱼 剖杀后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鳗鱼剖杀后清洗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撑开机构,撑开机构上方设有置鱼组件,置鱼组件上方设有推出机构,底板向上延伸地安装有喷水管若干;置鱼组件用于剖杀后的鳗鱼的放置;撑开机构用于鳗鱼肉面朝下地展开;推出机构用于鳗鱼清洗后的推出作业;置鱼组件包括安装于底板的支撑板一对,支撑板上端设有置鱼板。本实用新型提高剖杀后鳗鱼腹腔内的清洗效果,提高鳗鱼的清洗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鱼类加工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鳗鱼剖杀后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在剖杀完成后,需要对腹内的内脏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需要通过高速水枪对腹内冲洗,小批量的鱼类加工作业,可通过人工作业完成,但是对于批量生产的工厂来说,若完全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进行生产,首先生产效率较低,其次,清洗效果不能控制,人工清洗时,由于鱼类为蜷缩状,因此不能对整个内腔进行清洗,因此,常常出现清洗完成后,鱼类脏器残留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鳗鱼剖杀后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剖杀后鳗鱼腹腔内的清洗效果,提高鳗鱼的清洗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鳗鱼剖杀后清洗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撑开机构,撑开机构上方设有置鱼组件,置鱼组件上方设有推出机构,底板向上延伸地安装有喷水管若干;
置鱼组件用于剖杀后的鳗鱼的放置;
撑开机构用于鳗鱼肉面朝下地展开;
推出机构用于鳗鱼清洗后的推出作业;
置鱼组件包括安装于底板的支撑板一对,支撑板上端设有置鱼板;
撑开机构包括成对地安装于底板的导件两对,每个导件内均装配有螺杆一对,螺杆一端均设有电机,电机下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安装于底板,位于同侧的螺杆均装配有运动板一个,运动板向上延伸地安装有升降气缸若干,位于同侧的升降气缸上端均安装有升降板一块,升降板内侧端均成形有撑开片,撑开片用于鳗鱼肉面的展开。
进一步地,撑开机构还包括安装于底板中部位置处的导向板;
运动板两端均向下延伸地安装有装配板,装配板均旋于螺杆;
运动板中部位置处向下延伸地安装有卡座,卡座装配于导向板上;
升降气缸呈等间隔地阵列于运动板。
进一步地,撑开片呈等间隔阵列且另一端向上倾斜地设于升降板,喷水管呈等间隔阵列地设于底板上,喷水管均位于撑开片之间。
进一步地,推出机构包括下端安装于底板的支撑柱四根,支撑柱上端均安装有内延板,内延板内侧端安装有上板,上板一端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前延板,上板以及前延板中部位置处从上至下地贯穿有方孔,上板另一端设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活动端安装有推进件,上板位于置鱼板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推进件包括安装于推动气缸活动端的下延板,下延板下端安装有推进板。
进一步地,推进板呈等腰梯形结构,且下端开口。
进一步地,置鱼板的上端为弧壁。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置鱼组件用于鳗鱼剖杀后的鳗鱼放置。置鱼组件上端的置鱼板用于鳗鱼的放置,由于鳗鱼在剖杀后其为蜷缩状,因此可以直接将剖杀后的鳗鱼肉面置于置鱼板上,完成鳗鱼的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3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鳗鱼炙烤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类剖杀用冰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