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水包移动吸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2704.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宝;洪光信;渠秀红;吴兰毅;王帅;王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达宏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22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宋丹丹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水 移动 吸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水包移动吸尘罩。该钢水包移动吸尘罩包括吸尘罩、轨道和控制吸尘罩在轨道上滑动的驱动装置,吸尘罩连通有吸尘管道,吸尘管道和吸尘罩之间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烟尘收集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尘罩设置在修包坑侧面对烟尘吸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水包移动吸尘罩。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法的颁布实施和各地方政府的关于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的出台,使得钢铁企业对空气污染物的收集处理日益迫切,炼钢车间钢水包日常生产过程的热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尘气体,若不能将此部分烟尘有效的吸收过滤至符合要求的排放标准,既不能满足国家环保的要求,又使得车间工作环境变差,现有的吸尘罩固定安装于修包坑的旁边,对烟尘收集不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水包移动吸尘罩。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水包移动吸尘罩,该钢水包移动吸尘罩包括吸尘罩、轨道和控制吸尘罩在轨道上滑动的驱动装置,吸尘罩连通有吸尘管道,吸尘管道和吸尘罩之间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改进,吸尘罩包括底端开口的框架和设置于框架底端的筒布,筒布底端为开口结构,框架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和侧板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通过工字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包括外围框架和设置于外围框架内的“十”字型的内置框架。
进一步的改进,顶板的内顶部开设有螺孔,螺孔内垂直螺接有手动丝杠,手动丝杠的底端螺接有圆板,顶板内侧壁沿手动丝杠的周向均匀地轴连接有若干个支杆,圆板的侧壁上设有供支杆通过的圆环,筒布的开口处设有松紧带,支杆的底端与松紧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吸尘管道与吸尘罩采用承插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烟尘收集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尘罩设置在修包坑侧面对烟尘吸收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钢水包移动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的钢水包移动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2的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2的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2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剖视图;
图6、实施例2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内壁”和“外壁”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钢水包移动吸尘罩,如图1-2所示,该钢水包移动吸尘罩包括吸尘罩1、轨道2和控制吸尘罩1在轨道2 上滑动的驱动装置3,吸尘罩1连通有吸尘管道7,吸尘管道7和吸尘罩1之间设有阀门,吸尘管道7与吸尘罩1采用承插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达宏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达宏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2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清理的自动打捞船
- 下一篇:阀套起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