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旧楼改造用加固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1418.2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喜;杨安营;杨凯;马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造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旧楼改造用加固柱结构,涉及钢构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周侧浇筑有加强层,支撑柱上固定有预埋件,预埋件预埋设置于加强层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补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柱上固定预埋件,预埋件预埋设置于加强层内,从而提高加强层与支撑柱的连接强度,确保加强层起到为支撑柱补强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旧楼改造用加固柱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很多楼房建筑逐渐老化期,这些旧楼中,部分旧楼不便于拆除重建,此时,旧楼改造工程的项目营运而生。而楼房中承重柱支撑层与层之间的楼板,对于支撑柱的补强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于支撑柱的补强方案为:在原有支撑柱周侧浇筑混凝土,形成补强层,增加原有支撑柱的半径,增加支撑柱的承重强度。
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对旧楼房的支撑柱进行补强,但是补强后形成的补强层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性不强,例如补强层与支撑柱表面脱离,继而无法达到理想的补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补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旧楼改造用加固柱结构,有效提高补强层的补强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旧楼改造用加固柱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周侧浇筑有加强层,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预埋设置于所述加强层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柱上固定预埋件,预埋件预埋设置于加强层内,从而提高加强层与支撑柱的连接强度,确保加强层起到为支撑柱补强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周侧设置为凹槽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支撑柱与加强面之间的连接面,提高支撑柱与加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柱周侧的套框,所述套框内于所述支撑柱两侧均固定有夹杆,所述支撑柱夹设于两个所述夹杆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夹杆夹紧支撑柱,将套框与支撑柱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套框内固定有穿孔植筋,所述穿孔植筋穿设所述支撑柱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框通过穿孔植筋与支撑柱的内部建立连接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层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植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杆的长度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框相对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进一步提高加强层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套框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于所述支撑柱周侧均设有浇筑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浇筑于支撑柱周侧的加强层内均预埋设置有套框。
进一步的,所述套框与所述支撑柱侧壁为等距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在支撑柱周侧浇筑厚度相同的加强层。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植筋与所述套框之间的连接处均焊接固定有补强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补强件用于加强穿孔植筋与套框之间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支撑柱上固定预埋件,预埋件预埋设置于加强层内,从而提高加强层与支撑柱的连接强度,确保加强层起到为支撑柱补强的作用;
(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凹槽面,增加支撑柱与加强面之间的连接面,提高支撑柱与加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加强层发挥补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1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板端结构板簧弧高测量检具
- 下一篇: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