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站的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1372.4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侠;史海欧;熊安书;郭敏;王建;苏锦峰;何建梅;曹庆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B2/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站 预应力 装配式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站的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包括:轨道梁本体,所述轨道梁本体包括:翼缘、垂直连接于所述翼缘的两个肋梁,两个所述肋梁相对设置,构成横断面为双T形的所述轨道梁本体,两个所述肋梁内沿纵向贯穿设置有钢绞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并解决了现有桥建合建、桥建分离体系的不足。相比现浇钢筋混土结构可减小结构高度,降低站厅层楼扶梯的提升高度;相比桥建分离的轨道梁结构,又可避免使用支座,解决车站运营后支座检修及更换的难题。可广泛应用于车站的轨道梁结构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站的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为适应城市发展的规划需求,轨道交通通常可采用地下敷设、地面敷设、高架敷设等形式。以高架线路敷设时,车站采用高架站。
在现有技术中,高架车站主要有三种结构体系,1、桥建分离的轨道梁,其属于桥梁结构体系,轨道梁可采用简支梁、连续梁、连续刚构体系,轨道梁结构高度高,站厅至站台层楼扶梯的提升高度增高,对于简支梁及连续梁体系需要设置支座,车站运营后支座检修及更换基本无操作空间,这种分离式因为对车站的建筑布局影响较大,在轨道交通中已较少采用;2、轨道梁与车站结构合建的框架结构,这种体系更便于建筑布局,结构高度小,轨道交通中较多采用此种结构;3、桥建部分结合介于以上两种体系之间,主要是轨道梁独立设置,支撑于车站框架结构上,同样地,轨道梁可采用简支梁或连续梁,均需要设置支座,结构高度高,站厅至站台层楼扶梯的提升高度增高,车站运营后支座检修及更换基本无操作空间;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轨道梁因为要承受列车荷载,结构高度往往较高,站厅层的高度要加高,站厅至站台层楼扶梯的提升高度增高。采用现浇法施工,需人工支设模板后浇筑混凝土,耗费工时和人力,不同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不同,施工质量较难保证。现浇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较难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站轨道梁结构,其结构高度低、施工方便,更有利车站建筑布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站的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包括:轨道梁本体,所述轨道梁本体包括:翼缘、垂直连接于所述翼缘的两个肋梁,两个所述肋梁相对设置,构成横断面为双T形的所述轨道梁本体,两个所述肋梁内沿纵向贯穿设置有钢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轨道梁本体通过后浇带连接以构成单线纵向连续的所述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本体的两端设置有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本体沿纵向预埋有纵向钢筋,相邻的轨道梁通过所述纵向钢筋及后浇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平行设置的两条单线的所述预应力装配式轨道梁间连接有若干预制楼板,以构成双线的所述预应力装配式轨行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翼缘的两侧均设置有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桥建部分合建、桥建分离体系的不足。相比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减小结构高度,降低站厅层楼扶梯的提升高度;相比桥建分离的轨道梁结构,又可避免使用支座,解决车站运营后支座检修及更换的难题,可广泛应用于车站的轨道梁结构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轨道梁本体的端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轨道梁本体的纵向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轨道梁本体的另一纵向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1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的接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型电缆的悬吊收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