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后视镜防抖镜杆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1026.6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房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范成骥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视镜 防抖镜杆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防抖镜杆连接结构,镜杆与固定基座上的连接杆连接,固定基座与车身连接,连接杆末端设有限位筒,限位筒内设有碟簧,限位筒两端均设有桶盖,桶盖压住碟簧,镜杆包括上下两根,上下两根镜杆分别从限位筒两端与桶盖相连,镜杆和桶盖上均设有连接孔,螺栓穿过两镜杆和两桶盖配合螺母将镜杆连接在限位筒上。碟簧安装在限位筒内,两端通过桶盖与镜杆连接,碟簧具有超强的补偿能力,适用于有振动或交变作用力的场合,碟簧不需要太高的密封性,受温度及环境影响小,可有效降低车身振动对后视镜的稳定性的影响,实现后视镜的减震防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上外后视镜镜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车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品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客车后视镜的抖动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现场管控和售后问题。
汽车车外后视镜作为车身上明显的突出部件,在车辆行驶中,不仅要受到一定的空气动力学激励,还要受到路面激励,发动机激励等多种震动激励。这些激励造成后视镜的抖动,反映到驾驶员眼睛里,表现为成像模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防抖的外后视镜防抖镜杆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后视镜防抖镜杆连接结构,镜杆与固定基座上的连接杆连接,固定基座与车身连接,连接杆末端设有限位筒,限位筒内设有碟簧,限位筒两端均设有桶盖,桶盖压住碟簧,镜杆包括上下两根,上下两根镜杆分别从限位筒两端与桶盖相连,镜杆和桶盖上均设有连接孔,螺栓穿过两镜杆和两桶盖配合螺母将镜杆连接在限位筒上。
进一步的,限位筒内并排设有碟簧,中间有螺栓穿过。
进一步的,桶盖与镜杆之间设有减震件。
进一步的,减震件为工字型减震橡胶套,套设于镜杆上。
进一步的,螺栓的螺栓头和螺母均与镜杆之间设有金属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碟簧安装在限位筒内,两端通过桶盖与镜杆连接,碟簧具有超强的补偿能力,适用于有振动或交变作用力的场合,碟簧不需要太高的密封性,受温度及环境影响小,可有效降低车身振动对后视镜的稳定性的影响,实现后视镜的减震防抖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外后视镜防抖镜杆连接结构,镜杆6与固定基座9上的连接杆1通过A连接,固定基座9与车身连接,连接杆1末端设有限位筒7,限位筒7内设有碟簧8,限位筒7两端均设有桶盖2,桶盖2压住碟簧8,镜杆6包括上下两根,上下两根镜杆6分别从限位筒7两端与桶盖2相连,镜杆6和桶盖2上均设有连接孔,螺栓3穿过两镜杆6和两桶盖2配合螺母将镜杆6连接在限位筒7上。
碟簧8安装在限位筒7内,两端通过桶盖2与镜杆6连接,碟簧8具有超强的补偿能力,适用于有振动或交变作用力的场合,碟簧8不需要太高的密封性,受温度及环境影响小,可有效降低车身振动对后视镜10的稳定性的影响,实现后视镜10的减震防抖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筒7内并排设有碟簧8,中间有螺栓3穿过。
在该实施例中,桶盖2与镜杆6之间设有减震件5,减震件5为工字型减震橡胶套,套设于镜杆6上。工字型减震橡胶套可由镜杆6上的连接孔套设在镜杆6上。减震件5可减少桶盖2与镜杆6之间的震动传递。
在该实施例中,螺栓3的螺栓头和螺母均与镜杆6之间设有金属垫片4,可增强螺栓3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1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打裂机
- 下一篇:一种旧楼改造锚杆桩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