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中频感应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0858.6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鑫伟锻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8;F27B14/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输送 装置 中频 感应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属于中频感应加热炉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上开设有输料通道,输料通道的一端为上料口,另一端为下料口,所述输料通道的下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输送轨道,输送轨道包括支架、输送槽、链条、多个链轮和电机,输送槽架设在支架上,输送槽的底部固接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垂直于输送槽的侧壁设置;链轮套设在连接杆的周向面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链轮固接,链条与链轮啮合,达到提高中频感应加热炉在加热坯料后的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感应加热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中频感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在感应线圈中形成感应电流,该加热方式升温速度快,材料利用率可达95%,该加热方式加热均匀,芯表温差极小。
中频感应加热炉在使用时,需要加热的坯料由炉前的送料机械均匀、连续、平稳的依次送入中频感应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坯料因感应电流而发热,坯料在中频感应加热炉内部加热的同时沿着导轨向前输送,加热结束后的坯料从中频感应加热炉的下料端输出后转移并进行锻打、挤压成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加热后的坯料在转移过程中,依靠操作员借助火钳夹住坯料进行转移,带有较高温度的坯料极易从火钳中滑落,存在烫伤操作员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中频感应加热炉,通过输送轨道对加热后的坯料进行转移,以达到提高中频感应加热炉在加热坯料后的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上开设有输料通道,输料通道的一端为上料口,另一端为下料口,所述输料通道的下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输送轨道,输送轨道包括支架、输送槽、链条、多个链轮和电机,输送槽架设在支架上,输送槽的底部固接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垂直于输送槽的侧壁设置;链轮套设在连接杆的周向面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链轮固接,链条与链轮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坯料进行加热工艺时,将坯料从炉体的输料通道的上料口的一端均匀、连续、平稳的依次送入,将支架放置在输料通道的下料口的一端,把输送槽放置在支架上并固定,多个链轮间隔设置在输送槽的底部,链条与链轮相啮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链轮进行旋转,进而使得链条先前输送;将炉体加热后的坯料从输料通道的下料口的一端依次输出后落在输送槽内,令坯料的底部与链条抵接,向前输送的链条带动坯料向前移动并进行转移,相对比现有技术中依靠操作员利用火钳夹住坯料进行转移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高中频感应加热炉在加热坯料后的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沿着远离炉体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沿着远离炉体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放置在支架上的输送槽呈倾斜设置,在倾斜向下的输送槽中向前输送的坯料获得一定的势能,势能进而转化为坯料输送的动能,除了电机提供的驱动以外,倾斜设置的支架为坯料的输送提供便利性,提高输送槽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槽的侧壁向着靠近中心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槽的侧壁向着靠近中心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整个输送槽呈顶部较宽、底部较窄的斗状设计,增大放置在输送槽内的坯料与链条的接触面积,提高输送槽对坯料的输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槽的侧壁内表面转动设置有滚珠,滚珠置于链条的上方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鑫伟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鑫伟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0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