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培养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39397.0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4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陟 |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A01G18/62;A01G18/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 地址: | 15007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第***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基,包括培养盘、底盘、收纳盘和驱动组件,培养盘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置培育基材;底盘设于培养盘上,底盘用于承载培育基材;收纳盘位于培养盘的一侧,培养盘与收纳盘分离设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底盘相对培养盘运动,以使培育基材因重力下落至收纳盘上,该技术方案中在容纳腔内培育木耳的菌棒,在容纳腔的培育基材培育出菌棒之后,驱动组件驱动底盘运动,容纳腔内的培育基材和菌棒能够掉落至收纳盘内,使用收纳盘将培育基材和菌棒移至适于栽培菌棒的场所,培养基能够连续在培育基材上培育菌棒,提高栽培木耳的效率,采用培养基代替塑料袋栽培的方式,避免产生塑料垃圾,节省资源,而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耳培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培养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木耳的产量,目前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对木耳进行栽培,常见的人工栽培方法是塑料袋栽培,在塑料袋内放入木屑、秸秆等作为栽培木耳的原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得到菌棒,菌棒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但是塑料袋栽培木耳之后的塑料袋不能回收利用,每次栽培之后都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培养基,包括:培养盘,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置培育基材;底盘,设于培养盘上,底盘用于承载培育基材;收纳盘,位于培养盘的一侧,培养盘与收纳盘分离设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底盘相对培养盘运动,以使培育基材因重力下落至收纳盘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养基包括培养盘、底盘、收纳盘和驱动组件,培养盘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能够容置培育基材,从而能够在容纳腔内培育木耳的菌棒,底盘对培育基材起到承载作用,使得培育基材稳定地容置于容纳腔中,收纳盘设置在底盘的下方,在容纳腔的培育基材培育出菌棒之后,驱动组件驱动底盘运动,使得容纳腔内的培育基材和菌棒能够掉落至收纳盘内,收纳盘与培养盘分离设置,收纳盘对培育基材和菌棒进行收集之后,使用收纳盘将培育基材和菌棒移至适于栽培菌棒的场所,培育基材和菌棒掉落至收纳盘之后,驱动组件驱动底盘相对培养盘运动,使得底盘关闭收纳盘的底部,从而能够再次将用于培育木耳菌棒的培育基材放置于容纳腔中,本申请中的培养基能够连续在培育基材上培育菌棒,有效提高栽培木耳的效率,使用本申请中的培养基代替塑料袋栽培的方式,避免产生塑料垃圾,节省资源,而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培养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底盘和驱动组件为至少两个;培养基还包括:分隔板,设于培养盘内,分隔板将容纳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子容纳腔,一个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一个底盘运动,以使一个子容纳腔中的培育基材下落至收纳盘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隔板能将容纳腔分为多个子容纳腔,多个驱动组件能够分别驱动多个底盘移动,从而使得多个子容纳腔中的培育基材和菌棒掉落至收纳盘内,设置多个子容纳腔而使得多个子容纳腔中的培育基材和菌棒能够整齐地掉落至收纳盘上,而且设置多个子容纳腔而减小每个底盘的承载面积,从而在驱动组件驱动底盘运动时,能够降低底盘运动时所占用的空间,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转轴,转动连接于培养盘,转轴固定连接于底盘的一侧;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转轴相对培养盘转动,以使转轴带动底盘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培育基材培育出菌棒之后,第一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底盘转动,底盘在转动过程中打开容纳腔的底部,从而使得容纳腔中的培育基材和菌棒能够掉落至收纳盘内,容纳腔内的培育基材和菌棒掉落至收纳盘之后,第一驱动件驱动转轴反转,使得转轴带动底盘关闭容纳腔的底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培养基还包括:承载板,滑动连接于培养盘内;第二驱动件,驱动承载板相对培养盘滑动,以使承载板对底盘的另一侧进行承载或与底盘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陟,未经张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9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血氧饱和度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检验血液中酒精浓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