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材缝合装置及缝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37578.X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文;严永华;丁旭东;许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28/14;B21D39/02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3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缝合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带材缝合装置及缝合结构,涉及一种金属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顶部的上冲模、活动安装于机架上并位于上冲模下方的下冲模、以及驱动下冲模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上、下冲模分布有一排第一冲头,所述冲头上设有冲剪刃;所述冲剪刃截面为几字型。所述缝合结构,包括分布于上层带材和下层带材的若干个几字型切口、以及通过冲剪形成的下凹切口区和上凸切口区;通过一金属条贯穿所有的下凹切口区和上凸切口区,所述金属条位于所有下凹切口区的上方且位于上凸切口区的下方形成缝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缝合结构牢固,能适用于厚度较大的板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冲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两卷金属带材的首、尾连接起来的带材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对带材冷轧及冷轧后续的精整处理技术是现代带材生产工业中的一项重要且运用广泛的一门技术。在带材冷连轧及冷轧后续的连续精整处理生产线的各个生产机组共同特点是需要保证带材连续化作业生产,以避免频繁、缓慢的人工引带工作,因而这些机组中均应配置带材接头设备,如焊接机、冲剪式缝合机等。
缝合机不仅是带材连续生产的关键的设备,而且是保证机组作业时间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同时连续生产机组中的带头带尾连接技术是确保机组作业时间和生产节奏的关键的技术,带材头尾连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连续生产中产品的质量和成材率。
目前行业涂装流水线金属带材的接头,多采用专利号为CN96236203.4名称为《金属带材缝合机》中类似的上下模具冲压,其缝合机结构如下:包括一个机架、一个可上下移动的 活动梁、该活动梁的驱动油缸及上、下冲模,其中一个冲模固联在活动梁上,另一个冲模固联在机架上,前述的冲模设有一排冲头,冲头两侧有冲剪刃,从冲压方向看各冲剪刃均为阶梯状,其中至少有一个阶梯状冲剪刃与其余的阶梯状冲剪刃的走向相反。先将送入金属带材的首端与拉出带材的尾端重叠放置,根据两带材的宽度,用钢尺量出边部距离,使得两带材的中间部分叠加,然后在叠加部分实施冲剪,在带材上形成一排阶梯状切口;然后采用人工敲击等方式使得带材的首、尾部沿纵向相对错动,使切口咬合起来。
上述装置及接头方式存在的缺陷是:这种咬合的连接多是单行咬合或单行咬合两次连接,常规规格和中间运行过程中一般没问题,但对于厚度较大的板材,冲压后形成的咬口偏小,造成连接不稳,特别是在经过夹辊和连续的转向过程中容易使得咬合位置松脱。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对上述现有的金属带材缝合机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连接更牢固、适用性更广泛的金属带材缝合装置及缝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带材缝合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顶部的上冲模、活动安装于机架上并位于上冲模下方的下冲模、以及驱动下冲模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上、下冲模分布有一排冲头,所述冲头上设有冲剪刃;所述冲剪刃截面为几字型。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连接强度,上冲模上还安装有与另一排冲头,可以形成两排缝合结构。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强度,所述机架两侧设有张力机,用于拉紧上、下层带材。
一种金属带材的缝合结构,包括分布于上层带材和下层带材的若干个几字型切口、以及通过冲剪形成的下凹切口区和上凸切口区;通过一金属条贯穿所有的下凹切口区和上凸切口区,所述金属条位于所有下凹切口区的上方且位于上凸切口区的下方形成缝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7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