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用贮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7079.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4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增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用贮液器 | ||
一种制冷系统用贮液器,包括筒体、上封头、进液管、排液管、底座,所述的上封头套接在筒体上端,上封头顶部成型了两个套筒,进液管和排液管分别向下插入两个套筒内,并且与套筒之间有良好的气密性,所述的进液管末端于筒体内,靠近筒体顶部,所述的进液管首端于筒体外,所述的排液管末端于筒体内,靠近筒体底部,所述的排液管首端于筒体外,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在筒体底部,本实用新型在进液时,通过进液管对冷凝液进行缓冲引流,使得进液管的冷凝液流经筒体的侧壁自然流下,最大程度的避免液管的冷凝液对贮液器内的冷凝液面造成冲击进而导致的气体混入,并且由于进液管末端于贮液器的顶部,能够很好的防止冷凝液回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用贮液器。
背景技术
贮液器是空调器中的核心部件,安装在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管子上,用于吸收制冷系统内的水分。凡采用膨胀阀控制冷凝液流量的空调制冷系统,大多数均安装有贮液器。这是为了在膨胀阀减低液体冷凝液的流速时能有地方聚积液体冷凝液。使用毛细管的设备则不需贮液器,因为毛细管从来不关闭。液体冷凝液是从顶部进入贮液器并顺其管子流入底部。这就可保证进入膨胀阀的只有过液体冷凝液,而非气体冷凝液。
为了冷凝液在进入贮液器时不产生气泡,现有技术多在贮液器中采用潜入式进液管,贮液器的顶部连接进液管,进液管向下插入贮液器内,进液管的末端与贮液器的底部接近,但是这种方法使贮液器倒流变得可能,由于进液管的末端和排液管的末端都同一水平线,一旦进液管的气压小于排液管的气压,冷凝液便有可能倒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系统用贮液器,包括筒体、上封头、进液管、排液管、底座,所述的上封头套接在筒体上端,上封头顶部成型了两个套筒,进液管和排液管分别向下插入两个套筒内,并且与套筒之间有良好的气密性,所述的进液管末端于筒体内,靠近筒体顶部,所述的进液管首端于筒体外,所述的排液管末端于筒体内,靠近筒体底部,所述的排液管首端于筒体外,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在筒体底部。
进一步的,进液管的末端朝向筒体壁,进液管的出口贴近筒体壁,使得进液管的进液流经筒体的侧壁自然流下。
进一步的,底座的左右两端中部都开了U型槽。
进一步的,进液管的首端高于排液管的首端,可以用于区分两根管,以免安装错误。
进一步的,进液管和排液管的首端都设有防尘塞,防尘塞套接在进液管和排液管的首端内,当贮液器在还未安装之前,防尘塞可用于隔绝杂质,当需要安装时,可拔掉防尘塞进行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进液时,通过进液管对冷凝液进行缓冲引流,使得进液管的冷凝液流经筒体的侧壁自然流下,最大程度的避免液管的冷凝液对贮液器内的冷凝液面造成冲击进而导致的气体混入,并且由于进液管末端于贮液器的顶部,能够很好的防止冷凝液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7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糖仪护理管理盒
- 下一篇:一种塑胶制品的棱角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