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35485.3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C25/32 | 分类号: | B64C25/32;B64C25/62 |
| 代理公司: | 湖州长兴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降落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其包括无人机、设置在无人机底部的减震机构以及供无人机降落的降落平台,减震机构包括支架,两个支架对称设置;连接板与支架一一对应设置,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该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板、转动件和第一弹簧,减震板转动设置于支架底部,转动件转动设置于减震板底部,第一弹簧连接减震板与转动件;第二弹簧位于支架和连接板之间,且其连接支架和减震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降落后,减震板向两侧转动,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对无人机实施一次减震,同时转动件转动,转动件上的吸盘吸附于降落平台上,牢牢的将无人机吸附于降落平台上,防止产生侧翻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它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一些专家预言:“未来的空战,将是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与防空武器之间的作战,”但是,由于无人驾驶飞机还是军事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实战经验少,各项技术不够完善,使其作战应用还只局限于高空电子及照相侦察等有限技术,并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因此,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根据实战的检验和未来作战的需要,无人驾驶飞机将在更多方面得到更快的发展;在无人机的落地过程中,为防止碰撞对机体造成伤害,为此,我们设计了具有减震功能的新型无人机减震装置。
在申请号为CN201821524233.1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型无人机起落架,包括无人机、充气箱、充气空间、推板、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三活塞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落地板、充气嘴和起落架,所述无人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起落架,起落架的底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充气箱,所述充气箱的顶面一端固定安装有充气嘴,所述充气箱的内部开设有充气空间所述,充气空间的内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杆。
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弹簧可气体压缩均会产生反作用力,在实际减震时,可能会产生回弹的现象,从而影响无人机的平衡导致侧翻等情况,从而会影响无人机上携带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在无人机降落后,减震板向两侧转动,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对无人机实施一次减震,同时转动件转动,转动件上的吸盘吸附于降落平台上,解决了传统无人机实际减震时产生回弹的技术问题,牢牢的将无人机吸附于降落平台上,防止产生侧翻等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其包括无人机、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底部的减震机构以及供所述无人机降落的降落平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一一对应设置,其位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
减震组件,该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板、转动件和第一弹簧,所述减震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底部,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减震板底部,且其转动后可吸附于所述降落平台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减震板与所述转动件之间,且其连接所述减震板与所述转动件;以及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板之间,且其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减震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5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卧式分切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节能降噪动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