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34084.6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连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连枝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 地址: | 253400 山东省德州市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临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面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部环绕安装有弹簧,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面安装有活塞末端,所述筒体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末端给药孔,所述末端给药孔的上端安装有给药头,所述给药头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新型活塞装置和双层给药头设置,可以防止给药器末端药剂的浪费以及精确控制给药头的药剂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的发病率很高,且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大多是对患处给药,因此,针对妇科护理,需要使用给药装置将药液注入阴道内进行护理和治疗。现有的妇科给药器类似于注射器的结构仅能做到定点给药,给药完成后液体药液无阻挡物对其进行阻挡使其停留在用药部位,因此在女性阴道内部很容易扩散流出,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了很大的药液浪费。另外,由于妇科是给阴道供药,故需要对给药器的筒体进行变径处理,因此造成给药器的末端细长,而现有给药器的活塞无法到达给药器的末端,从而导致给药器的末端会残留有药液,从而造成药液的浪费。
但是,现有给药器的活塞无法到达给药器的末端且给药头的量也不能及时控制;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给药器的活塞无法到达给药器的末端且给药头的量也不能及时控制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面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部环绕安装有弹簧,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面安装有活塞末端,所述筒体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末端给药孔,所述末端给药孔的上端安装有给药头,所述给药头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给药头的内部设置有给药头内圈,所述给药头的表面设置有给药口。
优选的,所述给药头内圈与给药头的接触面光滑。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推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挡板与第一滑动腔的顶端完全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所述给药头内圈的底端设置有拨动杆,所述给药头内圈与拨动杆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给药头的底端与筒体的顶端通过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给药口与给药头内圈均为内部掏空的环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新型的活塞给药装置,活塞末端可以直达给药头,从而避免给药器的末端会残留有药液造成药液的浪费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双层给药头装置,通过转动拨动杆带动给药头内圈,内圈的给药口与外圈给药口重合就是给药,内圈给药口与外圈给药口错开就会封闭外圈给药口,从而做到精确的药剂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斜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连枝,未经谢连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4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