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33876.1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6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恢东;彭斯冉;邵海平;张婧妍;夏锦辉;宋香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广东谛思纳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2F1/161 | 分类号: | G02F1/161;G02F1/15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林梅繁 |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玻璃 | ||
1.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玻璃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电解质层、阳极变色功能层及第二透明电极层;
所述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包括第一阴极变色功能层、第二阴极变色功能层;第二阴极变色功能层为被覆于第一透明电极层之上的MoO3层,第一阴极变色功能层为被覆于第一透明电极层2之上的WO3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旁设有电极引点,第二透明电极层旁设有电极引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均采用氧化铟锡薄膜材料制成,厚度在50-20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MoO3层膜厚250-350nm,所述WO3层的膜厚50-1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广东谛思纳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未经暨南大学;广东谛思纳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38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泥浆净化装置
- 下一篇:新型建筑电气施工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