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套以及设置有该隔离套的治疗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28248.4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7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程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程氏汇通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以及 设置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套以及设置有该隔离套的治疗罐,涉及中医传统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罐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技术问题。该隔离套用于套设在治疗罐的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第一端的开口处,隔离套包括包裹于治疗罐外侧周向的外膜和包裹于治疗罐内侧周向的内膜,内膜靠近治疗罐开口的第一端与外膜连接,外膜和内膜均为环形结构,并且均采用高弹材料。如此设置,外膜和内膜将治疗罐的开口边缘包裹起来,避免治疗罐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使用完毕后直接拆卸即可,本实用新型用于减少治疗罐的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传统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套以及设置有该隔离套的治疗罐。
背景技术
穴位疗法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产生循环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及至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通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逐寒、祛病健身的目的。穴位疗法常用的有拔罐、艾灸等,穴位疗法往往需要用到各种治疗罐,如拔罐容器、火罐、蒸汽罐、艾筒等等。
通常的拔罐疗法是将罐拔扣于人体腧穴,可强行快速疏通人体五脏六腑的经气,调整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拔罐治疗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是利用拔罐与人体间形成的负压,调动身体气血,从而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而达到治疗疾病和健康保健的作用。人体在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会有大量的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艾灸疗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烟气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灸条常用艾筒盛放或固定。
近年来,由于病毒、病菌变化及人们对于医疗器械消毒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治疗罐还会用于患有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的多人治疗,很可能会产生污染、引发交叉感染。就目前的基本条件来看,每一个治疗罐作为一人一穴只使用一次就进行销毁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是不科学、不实际的。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对直接接触人体的治疗罐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均选用清洗、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清洗、灭菌(高压蒸汽、环氧乙烷等)消毒中的一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清洗、灭菌消毒均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工成本和器械或药物成本,且不方便。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罐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罐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套,用于套设在治疗罐的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第一端的开口处,包括:包裹于治疗罐外侧周向的外膜;包裹于治疗罐内侧周向的内膜,所述内膜靠近治疗罐开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膜连接;所述外膜和所述内膜均为环形结构,并且均采用高弹材料。
优选地,所述内膜的远离治疗罐开口的第二端连接有至少两层阻挡膜,每一层所述阻挡膜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相邻两个所述阻挡膜上的所述通孔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阻挡膜与所述内膜内侧之间形成用于供气体流通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外膜外侧设置有沿治疗罐径向向外延伸的拉手。
优选地,所述拉手沿所述外膜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
优选地,最下层所述阻挡膜的下部设置有吸附层。
优选地,最上层所述阻挡膜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热层。
优选地,所述外膜和所述内膜的材料均采用硅胶或橡胶。
优选地,所述外膜与所述内膜为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程氏汇通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程氏汇通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8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