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标本试管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8004.6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陈浩;李朝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智为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B01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标本 试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液标本试管混匀装置,包括用于对血液标本试管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夹持组件并驱动夹持组件在竖直方向旋转的支撑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架、活动架以及横板,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均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的上边框均设置有半圆形的试管槽,所述活动架铰接于固定架,活动架和固定架的试管槽一一对应且在活动架与固定架闭合并固定时活动架和固定架相对应的试管槽形成试管夹持孔;所述横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架且横板与固定架的上边框平行,所述横板设置有试管过孔,所述固定架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支撑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血液标本试管都能够准确夹持到位,避免试管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标本试管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标本试管在采集到血液标本后,需要对试管内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匀,传统方式是采用人工摇动的方式进行混匀,这种方式效率低,更为重要的是操作人员容易失误,从而损坏血液标本,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提出了采用电动的方式来进行血液试管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匀,比如公开号为 CN201320091926.7、CN201720927560.0等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混匀装置,这些混匀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尤其是试管无法实现自动夹持,需要在试管夹持过程中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往往存在夹持不到位的现象,容易造成试管损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混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的血液标本试管混匀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血液标本试管都能够准确夹持到位,从而在混匀过程中避免试管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液标本试管混匀装置,包括用于对血液标本试管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夹持组件并驱动夹持组件在竖直方向旋转的支撑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架、活动架以及横板,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均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的上边框均设置有半圆形的试管槽,所述活动架铰接于固定架,活动架和固定架的试管槽一一对应且在活动架与固定架闭合并固定时活动架和固定架相对应的试管槽形成试管夹持孔;
所述横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架且横板与固定架的上边框平行,所述横板设置有试管过孔,所述固定架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支撑组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的边框固定设置有磁块,所述活动架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磁块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活动架的指示灯以及用于控制指示灯状态的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与指示灯一一对应,所述位置开关位于横板的试管过孔的正下方且位置开关与试管过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支撑臂、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带;
所述支撑臂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底座且与支撑臂竖直设置,所述从动轮设置于支撑臂的上端且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设置于支撑臂的下端,所述传动带安装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底座。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开关、控制板以及触控显示器;
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与触控显示器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电机控制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电磁铁控制输出端与电磁铁的线圈连接;所述控制板、电源开关以及触控显示器均设置于底座。
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紧急开关,所述紧急开关用于驱动电机与电源之间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血液标本试管都能够准确夹持到位,从而在混匀过程中避免试管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智为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智为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8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