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6954.5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瑞;王丰吉;衡世权;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49/50;C01F11/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发电厂 凝结水 处理 系统 再生 废水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适用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再生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再生的机组。本实用新型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再生的盐酸改为硫酸,配套相应的硫酸储罐、硫酸计量泵、混药器、酸度计、再生泵、中和池、中和水泵、酸碱加药装置等设备,使再生废水变为含硫酸根高的废水,将酸碱废水集中收集后,用泵输送至脱硫系统回用,利用脱硫系统自身的特点,可将废水中的硫酸根转化为石膏,达到再生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燃煤发电厂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的是高速混床工艺,高速混床失效后,通过树脂输送管将树脂输送至树脂分离塔,通过分离塔将阴阳树脂分开,阴阳树脂单独再生。阳树脂一般采用盐酸再生,阴树脂采用氢氧化钠再生,再生废水排入中和池处理。因阳树脂采用盐酸再生,导致再生废水因氯离子含量较高,只能复用至煤场喷洒、湿渣系统,且存在复用不完全的情况。随着煤场封闭的增多、湿渣系统的逐渐减少,这部分酸碱废水在厂内消纳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电厂都将此部分酸碱废水和脱硫废水混合后进一步处理,处理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再生的盐酸改为硫酸,配套相应的设备,使再生废水变为含硫酸根高的废水,将酸碱废水集中收集后,输送至脱硫系统回用,达到再生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阳树脂复苏罐、阴树脂复苏罐、球型高速混床和树脂分离塔,所述球型高速混床通过树脂输送管与树脂分离塔连通,所述树脂分离塔分别与阳树脂复苏罐和阴树脂复苏罐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硫酸储罐、氢氧化钠储罐、混药器二、混药器一和中和池,所述硫酸储罐通过酸输送管道与混药器一连通,且在酸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硫酸计量泵和自动阀门一,所述混药器一连接有除盐水输送管道一,且在除盐水输送管道一上安装有再生水泵一,所述混药器一通过酸液输送管道与阳树脂复苏罐连通;所述氢氧化钠储罐通过碱输送管道与混药器二连通,且在碱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氢氧化钠计量泵和自动阀门二,所述混药器二连接有除盐水输送管道二,且在除盐水输送管道二上安装有再生水泵二,所述混药器二通过碱液输送管道与阴树脂复苏罐连通;所述阳树脂复苏罐和阴树脂复苏罐与中和池连通,所述中和池内安装有pH计二和液位计,且中和池连通至脱硫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酸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pH计一,所述碱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pH计三。
进一步的,所述中和池连接有酸碱加药装置,所述中和池与脱硫系统之间设置有中和水泵。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再生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再生的机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氯离子含量非常高的酸碱废水产生。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将主要含硫酸根离子的酸碱废水集中收集,回用至脱硫系统,利用脱硫系统自身的特性将酸碱废水中硫酸跟转化为石膏,达到酸碱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利用了高速混床可以用硫酸再生的特点,将原有的盐酸再生改为硫酸再生,配套设计相关的工艺设备,所产生的再生废水由原来的氯离子含量高的废水变为硫酸根离子含量高的废水。通过中和池将再生废水收集,并通过酸碱加药装置对废水进行pH调节,待pH为中性时,通过中和水泵将再生废水输送至脱硫系统复用,利用脱硫系统自身的特点,可将废水中的硫酸根转化为石膏,达到再生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6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支座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