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喉咙体穴给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3518.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松;焦亚桂;王鑫洁;张丽仪;方勇军;焦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松;焦亚桂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喉咙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喉咙体穴给药组件。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圆弧管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给药管一端位于第二管体内并与第二管体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管体外部,所述第二管体侧壁具有若干个贯通第二管体侧壁的施药孔。本实用新型可针对性的给深喉穴部位送风给药,对该部位出现不适的治疗可较为方便的提供辅助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牵引绳控制盖片的转动,从而控制给药孔的启闭,可较为方便的控制给药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喉咙体穴给药组件。
背景技术
深喉穴,位于喉结与天突的中间,可用自己的并拢四指等身寸测量,将食指横放与喉结齐,位于食指与无名指之间即为深喉穴。由于此处绝对禁针,只可冷风或药物雾气浸润理疗,禁针禁灸。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针对这一特定部位的理疗设备,故亟需提供一种针对该部位进行理疗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喉咙体穴给药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喉咙体穴给药组件,包括通过圆弧管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给药管一端位于第二管体内并与第二管体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管体外部,所述第二管体侧壁具有若干个贯通第二管体侧壁的施药孔。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所述第二管体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套管,所述缓冲套管与给药管的端部相连通,缓冲套管侧壁具有与施药孔相连通的给药孔。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所述缓冲套管外壁转动连接有盖片,转动盖片可打开或闭合给药孔,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盖片上,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管体外部,拉动牵引绳可使盖片发生相对缓冲套管的转动。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所述缓冲套管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设有两个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内环表面与缓冲套管外壁相贴合,环形挡板外环表面与第二管体内壁相贴合。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一个环形挡板侧面与远离第一管体一端的施药孔底部相齐平,另一个环形挡板侧面与靠近第一管体一端的施药孔顶部相齐平。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所述施药孔沿第二管体轴心线方向设有若干层,每层具有至少两个施药孔,所述施药孔沿第二管体轴心线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所述第一管体远离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有咬套,所述咬套呈中空环形,给药管贯穿过咬套延伸至第一管体内,咬套外表面具有向咬套内部凹陷的咬槽。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还包括呈环形的海绵,所述海绵套设在咬槽内。
在上述的喉咙体穴给药组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心线与第二管体的轴心线的夹角为75-90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针对性的给深喉穴部位送风给药,对该部位出现不适的治疗可较为方便的提供辅助作用。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牵引绳控制盖片的转动,从而控制给药孔的启闭,可较为方便的控制给药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圆弧管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给药管4、施药孔5、缓冲套管6、给药孔7、盖片8、牵引绳9、环形挡板10、咬套11、咬槽12、海绵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松;焦亚桂,未经李良松;焦亚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卷材的收卷、放卷设备
- 下一篇:一种精密高速全自动搓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