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卸扣毛胚飞边分离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3412.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9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辛峰;王思训;韩先君;栾菊杰;孙蓓蓓;陈秀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翔盛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3;B2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扣毛胚飞边 分离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扣毛胚飞边分离模具,包括固定在锻压机滑块下部的上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模、固定在锻压机工作台上表面的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与卸扣本体形状相同的冲头,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落料腔,所述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落料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形状与卸扣本体相同,所述冲头位于限位孔正上方,所述下模一侧设置有与落料腔连通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高效分离卸扣毛胚飞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扣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卸扣毛胚飞边分离模具。
背景技术
在对卸扣进行制造时,需要用到锻造工艺。锻造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用工具或模具对坯料施加外力,使金属发生塑性流动,从而使坯料发生体积的转移和形状的变化,获得所需要的锻件。在对卸扣进行锻造时,采用模锻使用模具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卸扣。锻造过程中,由于金属的塑性流动会产生在卸扣周围产生飞边,因此需要对卸扣毛胚的飞边进行去除。
图1为卸扣毛胚1。卸扣毛胚1包括卸扣本体11及位于卸扣本体11边缘位置的飞边12。对卸扣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飞边12进行去除。
现有的对飞边去除的方法有,利用夹具夹持住卸扣毛胚后,通过锤头敲击的方式去除卸扣毛胚的飞边。这种传统的飞边分离方式具有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扣毛胚飞边分离模具,能够高效地对卸扣毛胚的卸扣本体和飞边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卸扣毛胚飞边分离模具,包括固定在锻压机滑块下部的上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模、固定在锻压机工作台上表面的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与卸扣本体形状相同的冲头,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落料腔,所述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落料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形状与卸扣本体相同,所述冲头位于限位孔正上方,所述下模一侧设置有与落料腔连通的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包括形状与卸扣本体形状相同的冲头,下模内部设置有落料腔,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落料腔连通的限位孔,冲头位于限位孔的正上方,限位孔将卸扣本体限位在冲头正下方,冲头对卸扣本体进行冲切,冲切后卸扣本体掉落至与限位孔连通的落料腔中,再通过出料口将卸扣的卸扣本体进行取出,从而高效地对飞边与卸扣本体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料腔底面设置有由内向出料口方向倾斜向下的出料坡面,所述下模座一侧设置有上部设有开口的接料箱,所述接料箱位于出料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料腔底部设置有由内向出料口方向倾斜向下的出料坡面,落入落料腔中的卸扣本体,沿出料坡面滑动滑出出料口,从出料口滑出的卸扣本体落入接料箱,从而便于对卸扣本体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座一侧固定有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的方形支撑柱,所述接料箱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方形支撑柱卡接的卡接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接架将接料箱悬挂在下模座靠近出料口一侧,便于卸扣从出料口落入接料箱,并且便于将接料箱从下模座一侧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座上表面设置有竖直的C形挡板,所述C形挡板在操作侧设置有操作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座上表面的周围设置有C形挡板,C形挡板在操作侧设置有操作口,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口对卸扣毛胚进行操作;C形挡板对工作过程中飞溅的残渣进行阻挡,从而提高对操作人员的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翔盛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翔盛五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