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海水淡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23176.4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洋;曹晶晶;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水质 在线 监测 系统 海水 淡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海水淡化设备,在原有海水淡化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可实现设备内部的压力、流量、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pH、TDS及泵频率的在线实时监控,传感器将所监测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并通过远程传输系统将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运营维护人员可通过PC端实时查看海水淡化设备内各个部位水质状态,运营维护人员可通过对相应的数据的分析,来判断设备内部的各部件是否运行正常,若存在异常数据可通过电控关闭系统,对设备相应的部位进行维修保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了运营维护人员的办事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水质监测系统的海水淡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的沿海地区,水资源缺乏将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子孙后代生存空间的重大问题。海水淡化是从源头增加水资源量的有效手段,是解决我国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沿海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海水淡化可以大幅缓解海岛供水紧张问题,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有利于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地下水质,对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将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战略选择,不仅是水价高低或技术优劣层面的考虑,而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沿海地区未来生存发展支撑节水型社会建设,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必然选择。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谓海水淡化。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迅速占领市场,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然而,目前的海水淡化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及时判断所使用滤芯的使用寿命,用户使用该设备的维护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海水淡化设备,将海水淡化的各种功能单元之间的水质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监测并实时传输至云平台,方便用户实时观察水质判断各处理单元滤料、滤芯是否需要更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海水淡化设备,所述海水淡化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并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取水泵、杀生剂投加装置、原水池、一级多介质过滤器、二级多介质过滤器、阻垢剂加药装置、还原剂加药装置、精密过滤器、能量回收装置、反渗透膜装置、清洗装置、产水箱、杀菌剂加药装置、调节剂加药装置及pH调节剂加药装置及电控系统。
所述取水泵用于将海水抽取至原水池,所述原水池内设置增压泵,所述原水池的出水管路设有压力传感器PI,并与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内的滤料为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及无烟煤的过滤层,二级多介质过滤器内的滤料为均质纤维球玻璃过滤层,两者之间的连通管路上及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连通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PI;
所述精密过滤器内PP棉熔喷滤芯,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电导率传感器CE、流量传感器FT、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ORP、低压保护装置PSI、第一高压泵及水泵频率传感器,一路经压力传感器PI、能量回收装置、压力传感器PI、第二高压泵及水泵频率传感器,两路汇合经压力传感器PI与反渗透膜装置连通;
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为反渗透膜串联或并联的组合,且装置的净水出水口经过电导率传感器CE、流量传感器FT后分为两路,一路与产水箱连通,一路与清洗装置连通;
所述产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LT,所述清洗装置包括顺次连通的清洗水箱、第三高压泵、流量传感器FT、压力传感器PI、清洗过滤器,并分别回流至精密过滤器及反渗透膜装置的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