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壳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2459.7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波特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壳固定装置,包括:底座,设有一容置槽;以及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上方;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座、旋钮以及扭簧,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旋钮内,所述连接座、所述旋钮以及所述扭簧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塑壳固定装置,利用扭簧的弹性作用,可以轻松的将塑壳推进所述底座容置槽,当塑壳推入后,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所述旋钮将塑壳固定。此塑壳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稳定、有效,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组立板是线束行业中用来装配模块和保证产品尺寸的工装,在布线和装配工序中,线束是由很多单线组成,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需要很多塑壳和节点。为了保证我们的塑壳位置定位的准确和方便插线,通常需要通过制具将塑壳固定在包含很多定位点的组立板上,以便线束在上面布线包扎。
现有技术使用的制具多采用单一机械旋转旋钮来固定塑壳,由于旋钮的旋转角度无法每次准确的界定,若旋转角度不够且没有外力将塑壳卡接固定,固定其它塑壳或者布线过程中很容易将原本安装好的塑壳扯出,使塑壳与制具脱离,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壳固定装置,利用扭簧的弹性作用,可以轻松的将塑壳推进所述底座容置槽,当塑壳推入后,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所述旋钮将塑壳固定。此塑壳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稳定、有效,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壳固定装置,包括:底座,设有一容置槽;以及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上方;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座、旋钮以及扭簧,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旋钮内,所述连接座、所述旋钮以及所述扭簧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座,设有一槽口,所述槽口上设有第一侧面与第一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底面垂直,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钮,设有一凹槽以及一贯穿所述凹槽的第二通孔;所述扭簧,具有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旋钮通过所述销轴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销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面抵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座还包括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连,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底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旋钮还包括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凹槽槽口所在第二侧面相连,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三侧面相连,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交形成固定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面呈10-60°角。
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为异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壳固定装置,改变了单一机械旋转旋钮固定塑壳的固定方式,利用扭簧的弹性作用,用手轻松拨动旋钮,即可轻松的将塑壳推进所述底座容置槽,当塑壳推入后松手,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所述旋钮将塑壳固定,固定作用力持续有效。此塑壳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稳定、有效,并且提高线束布线包扎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壁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塑壳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机构旋转状态下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波特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波特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2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片及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动锁紧功能的双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