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阳极结构以及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2331.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尤今;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51 | 分类号: | B03C3/51;B03C3/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桃园东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气 净化器 静电 电场 阳极 结构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阳极结构以及净化器,该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结构的阳极结构中,通过将阳极结构分成多个由七个六边形蜂巢形成的蜂巢单元组成,蜂巢单元由七个六边形蜂巢形成,且以一个六边形蜂巢为中心,另外六个六边形蜂巢沿为中心的六边形蜂巢的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这种蜂巢单元纵横排列起来组成一个较大的蜂巢组件,而相邻的三层之间的围在一起的四个蜂巢单元中,其中间存在一个间隙,该间隙形成与蜂巢单元中六边形蜂巢相同的六边形蜂巢,因此该结构中,实现阳极结构的快速组装,并且不受体积限制,结构紧凑,并且组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结构。
背景技术
六边形蜂巢网是空气净化器的重要部件,通过形成的高压电场杀死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同时具有吸附空气中的小颗粒灰尘及杂质的功能。现在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框和净化装置,净化装置装设在外框的内部;净化装置包括电场模块、电极以及六边形蜂巢网,电极和六边形蜂巢网分别与所述电场模块相连接,位于所述电极的一侧,在电极与六边形蜂巢网间形成高压电场,空气中的小颗粒灰尘及杂质通过六边形蜂巢网时被吸附,同时杀灭有害细菌,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现有一体成型的六边形蜂巢式净化器的阳极结构为由于生产设备的限制,因此只能适用于较小的六边形蜂巢式净化器的阳极结构的生产,在大型设备中需要多个六边形蜂巢式净化器组合使用,因此,每个六边形蜂巢式净化器之间的电极筒不紧凑,造成空间浪费,净化效率下降。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方便、结构紧凑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蜂巢组件,所述蜂巢组件包括多个蜂巢单元,所述蜂巢单元由七个六边形蜂巢形成,且以一个六边形蜂巢为中心,另外六个六边形蜂巢沿为中心的六边形蜂巢的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蜂巢单元与相邻层的蜂巢单元错位设置,其中,每四个围在一起的蜂巢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一个六边形蜂巢。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蜂巢单元为一体浇铸成型结构。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蜂巢单元包括六个六边形蜂巢结构,每个六边形蜂巢结构内部为一个六边形蜂巢,六个六边形蜂巢结构呈圆周阵列分布,且六边形蜂巢结构与六边形蜂巢结构之间面与面贴合,其六个六边形蜂巢结构之间的中心形成一个六边形蜂巢。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六边形蜂巢结构的其中一面设为开口,并且开口面与相邻的六边形蜂巢结构的贴合面贴合。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折边,折边与所在的六边形蜂巢结构的侧面呈120°角。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六边形蜂巢结构在开口的两侧设置的折边分别为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向六边形蜂巢结构内侧折弯,第二折边向六边形蜂巢结构外侧折弯。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左、右两列所述蜂巢单元与蜂巢单元之间均设有六边形蜂巢结构,上、下两行所述蜂巢单元与蜂巢单元之间均设有六边形蜂巢结构。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蜂巢单元与蜂巢单元、蜂巢单元与基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静电式电场的阳极结构中,所述基板为两块,所述两块基板分别固定在蜂巢组件的两端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2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具备防护作用的麻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