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网茶渣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1726.9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中营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76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网茶渣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细网茶渣桶,主要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开口且设有盖圈,所述盖圈中部开有沥水口,所述盖圈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支撑板呈阶梯状且顶部位于沥水口内,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上可拆卸的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大米粒的直径,所述盖圈顶部且沥水口一侧铰接有桶盖,所述桶盖绕铰接处翻转开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小孔径的滤尘网代替传统筛网,防止茶叶从网眼中漏出,滤网方便拆卸,更加方便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超细网茶渣桶。
背景技术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茶叶作为饮品,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可以减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还有助于防治早老性痴呆,且能提高免疫力,同时茶叶中还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有益成分,适时并适量的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茶叶在多次冲泡后就要倒掉换新的,由于茶叶较大,直接倒入下水道是不行的,为了方便将茶水分离,人们发明了茶渣桶。
传统茶渣桶在桶体上安装一筛网,将茶叶阻隔在筛网上,水分从网眼中漏出,但是传统茶渣桶筛网的网眼较大,而个别茶叶在捏取或运输过程中会碎裂,因此泡出来的茶里也有一些较小的茶叶,这种细小的茶叶在筛网上沥水时,还是会通过网眼从筛网上漏下,如果这种茶叶数量较多,在沥茶叶时漏掉的太多,还是容易堵塞下水道,给人们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超细网茶渣桶,它采用小孔径的滤尘网代替传统筛网,防止茶叶从网眼中漏出,滤网方便拆卸,更加方便清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超细网茶渣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开口且设有盖圈,所述盖圈中部开有沥水口,所述盖圈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支撑板呈阶梯状且顶部位于沥水口内,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上可拆卸的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大米粒的直径,所述盖圈顶部且沥水口一侧铰接有桶盖,所述桶盖绕铰接处翻转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边缘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数量与支撑板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为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两侧铰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为椭球型。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桶体上设置盖圈,盖圈中部开有沥水口,沥水口与桶体内部相通,保证过滤后的茶水流到桶体内,盖圈底部的壁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呈阶梯状且顶部位于沥水口内,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挡块,挡块上可拆卸的设有滤网,支撑板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支撑板分散安装,保证安装在挡块上的滤网能撑开使用,使滤网能将茶叶兜住,只让水流出,滤网的孔径小于大米粒的直径,防止传统的筛网网眼较大而使大量细小茶叶漏出到桶体内,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防止堵塞下水道,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滤网可拆卸设置,便于清理滤网内的茶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A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B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桶体;2、盖圈;3、沥水口;4、支撑板;5、支撑柱;6、挡块;7、滤网;8、桶盖;9、固定圈;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中营,未经田中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1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角接触轴承保持架
- 下一篇:一种LED线条灯的连接支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