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0668.8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鲁颖;余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琼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志男 |
地址: | 441800 湖北省襄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腹腔镜 手术 缝合 夹持 专用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包括套杆与第一延边,所述套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延边,所述套杆与第一延边通过热熔整体连接,所述第一延边的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边,所述端盖与第二延边通过热熔整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中通过在端盖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针眼,并且针眼贯穿在套杆的内部,而且相邻两侧的针槽之间的角度不垂直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可以使得夹持针从左右两侧使得缝合的面积增大,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缝合,从而可以使得将伤口可以缝合的更加的紧密,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腹腔镜在进行伤口的缝合时伤口在进行恢复时愈加的缓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
背景技术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现有的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中进行缝合伤口时,通常都是直接进行外部伤口的缝合,这样对于伤口的内侧不能更好的进行缝合,这样会使得伤口在进行愈合时导致愈合的缓慢,这样使得伤口的恢复会愈加的缓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腹腔镜在进行伤口的缝合时不能使得伤口的内侧进行缝合,这样会使得伤口在进行恢复时愈加的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缝合夹持针用专用套管,包括套杆与第一延边,所述套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延边,所述套杆与第一延边通过热熔整体连接,所述第一延边的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边,所述端盖与第二延边通过热熔整体连接,所述端盖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针槽。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组成包括有杆头、针眼、端头和杆体,所述杆头的上端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的内部设置有针眼,所述套杆通过端头与第一延边热熔连接。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组成包括有板体、翻边和主体,所述翻边的内部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板体,所述端盖通过主体与第一延边通过热熔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槽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针槽的截面直径为五毫米,所述针槽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针槽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套杆的内部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边与第二延边均为圆环体结构,所述第一延边与第二延边的形状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延边与第二延边的外圆的截面直径为二十五毫米并且内圆的截面直径为二十毫米。
优选的,所述端盖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端盖的尺寸为截面直径为二十毫米并且高度为十毫米,所述端盖是由PP环保材料制成的,所述端盖与套杆通过整体热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杆体为PP环保材料制成的,所述杆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杆体的上端的截面直径大于下端的截面直径,所述杆体的尺寸为高度为三十毫米。
优选的,所述针眼为圆孔状结构,所述针眼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针眼分别呈对称设置在端头的内部,四个所述针眼贯穿在端头的内部,四个所述针眼靠近端头的一端的角度比远离端头的一端的角度要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琼,未经余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0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消音管道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圆环槽除污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