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螺旋除尘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20221.0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1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涛;江浩;王建星;刘军;杨静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E21B41/00;B01D53/00;B01D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螺旋 除尘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螺旋除尘器装置,包括水平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敞口的进气端,另一端为封闭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形的挡板,所述转轴、挡板以及管体之间形成螺旋形的气流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本装置可用于油基钻屑的热解析设备,可有效除去高温油、水蒸气中的粉尘,提高后续工艺冷凝效率及回收油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基钻屑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螺旋除尘器装置。
背景技术
油基钻屑是深油井、页岩油气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浆体污染物,含有石油烃类、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将对土壤、大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大油田产生的油基钻屑每年高达上百万吨,油基钻屑的油含量为10%~30%,水含量为20%~50%,按平均油含20%计,每年约有十万多吨的油沉积在油基钻屑中,造成了石油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废弃钻井液、含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随着我国对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大量油基钻屑已成为油气田的沉重负担。
目前,油基钻屑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固化、溶剂萃取、生物修复、离心分离或热解析等处理方式,其中焚烧、填埋、固化等方式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溶剂萃取、生物修复等方式处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不适合经济规模化处理;离心分离技术仅适用于对于油基钻屑的初步处理,处理后的废渣体含油率仍大于2%,不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热解析技术已成为主导新型技术,经过热解后的废渣的含油率可达到1%以下。
关于热解析技术,目前已有微波加热、热烟气加热、间接炉体加热、直接炉体加热等热解析技术,专利CN201310645168.3《一种废弃油基泥浆中泥浆及柴油基的回收装备制造方法》及专利CN201720631428.5《一种含油钻屑基油资源化回收系统》均公开了利用离心过滤-离心沉降耦合工艺回收油基泥浆,分离的低含油固相通过浸取-蒸脱设备实现柴油基的回收;专利 CN201710056323.6《一种污泥热解脱附装置》公开了采用高温热烟气加热的方式对于污泥热解处理;专利CN201810070920.9《一种油基钻屑连续式微波热解设备及工艺》及专利 CN201410309267.9《一种用于微波热解析含油钻屑装置及其方法》均以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油基钻屑进行热解;专利CN201410805630.6《含油固废间接加热热解析处理装置及方法》是采用直接给炉体加热的方式。虽然经以上方式热解后油基钻屑的废渣的含油率可能达到1%以下,但是设备较复杂,投资大,且运行成本较高,多年来,国内一直没有一套技术与经济可行处理油基钻屑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号CN108625821A《油基钻屑处理方法》提出以“导热油 +电”间接加热方式处理油基钻屑,使油基钻屑热解后的废渣含油在0.3%以下,该方法所采用的热解析设备包括热解炉、进料装置、出料装置、除尘装置、冷凝分离装置以及加热锅炉装置,其中,除尘装置是重要部件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螺旋除尘器装置,用于油基钻屑的热解析设备,可有效除去高温油、水蒸气中的粉尘,提高后续工艺冷凝效率及回收油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卧式螺旋除尘器装置,包括水平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敞口的进气端,另一端为封闭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形的挡板,所述转轴、挡板以及管体之间形成螺旋形的气流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壁设置有外加热管,所述管体外设置有包覆外加热管和管体的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出气端通过端盖封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端盖内侧的管体上,所述端盖的内侧设置有内加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出气端之外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0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床铣刀吸尘装置
- 下一篇:台阶轴坯件弯曲度自动筛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