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6322.0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访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肠管 插入 十二指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包括垂重端和线圈,所述的垂重端端部安装有倾斜的线圈。本实用新型具有改造简单、改造成本低、方便医生操作、降低操作难度、节约操作时间等特点,通过钳子等装置快速将鼻空肠管插入到降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空肠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患者需要置入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常规胃镜置入鼻空肠管的方法是经鼻插入鼻空肠管到胃内,再将胃镜插至胃内,经胃镜的钳道伸出异物钳,通过钳子夹住鼻空肠管的头端,过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再插入到十二指肠的降部。因导管和异物钳基本平行,难以夹住导管头端,即使夹住鼻空肠管,因有夹角导管易挡住胃镜视野,不便操作,且易损伤胃肠道粘膜,甚至出现穿孔风险。且因到十二指肠降部要经过管腔小的幽门口,和弯曲的十二指肠球部,故成功率不高,需要医生多次操作异物钳,才能够将导管送入降部,这对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费时较长,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且异物钳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具有改造简单、改造成本低、方便医生操作、降低操作难度、节约操作时间等特点,通过钳子等装置快速将鼻空肠管插入到降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包括垂重端和线圈,所述的垂重端端部安装有倾斜的线圈。
所述的线圈采用聚氨酯材料。
所述的垂重端以及鼻空肠管端部处侧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侧部线圈,侧部线圈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线环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具体优点如下:
(1)、通过设计倾斜的线圈,方便医生使用便宜的小规格的钳子夹住鼻空肠管的垂重端,使得医生能够一次性将垂重端插入到十二指肠降部位置;
(2)、通过设计侧部线圈,方便医生控制钳子将垂重端一步一步推进十二指肠降部位置处,方便医生操作;
(3)、通过在线圈与垂重端之间定位点对线圈形状进行定位,方便医生判断线圈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操作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部装有线圈时的结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部线圈的俯视图。
图示:1、鼻空肠管,2、垂重端,3、线圈,4、胃镜,5、钳子,6、侧部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方便鼻空肠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垂重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垂重端2和线圈3,所述的垂重端2端部安装有倾斜的线圈2。
所述的线圈2采用聚氨酯材料。
所述的垂重端2以及鼻空肠管1端部处侧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侧部线圈6,侧部线圈6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线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未经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6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管道定位工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瓦楞纸纸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