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无氧碳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5838.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星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10;C02F11/10;C02F11/13;F27D17/00;B01D50/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碳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无氧碳化系统,包括粗碎机、链板式输送机、弹跳筛、输送机一、细粉碎机、输送机二、一级烘干炉、输送机三、二级烘干炉、输送机四、过渡仓、输送机五、出料水冷螺旋机、碳化炉、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光氧废气净化机一、脱硫塔、光氧废气净化机二,本实用新型连续式加料,连续性出料,没有频繁加料的繁琐;垃圾碳化炉提高了碳化效率;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利用风机收集并引入燃烧室中进行燃烧,使有害气体被燃尽,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净化了烟气;使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无氧碳化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世界各国都为之困扰。如今,中国城市化水平高峰期的到来使我国面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更加严峻。城市是大家的,城市的卫生要靠大家共同来维护。
目前国内的垃圾多采用填埋和焚烧的工艺处理,且填埋处理正在逐步禁止,多个省市已下发停止垃圾填埋的文件,焚烧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二恶英”问题,必须对烟气投入很大的资金进行处理,而且整套设备投资大,技术集成度高。
人们所产生的垃圾每年都在逐步增加.有关部门统计每人每天大约产生 0.8-1.1公斤的垃圾.且数字在不断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耍解决的问题。
“高温裂解”等同于焚烧,又不同于焚烧.在无氧的前提下将分拣后的垃圾高温裂解.由于生活垃圾多由生物质类组成.生物质在炭化时又能产生一定的可燃气体,所产生的可燃气体又作为热源来为炭化设备加热,提高炉温,而且在高温裂解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经处理后被高温燃烧,使有害气体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即节省加热能源.又减少了排放.这项技术我们称为“无氧炭化技术”
为解决上述问题,引进日本无氧碳化技术,并根据生活垃圾的特点设计开发并制造出了垃圾无氧碳化专用炉,此碳化炉具有占地小,投资少的优点,而且由于是无氧炭化且有害气体进行二次燃烧不会出现“二噁英”问题,特别适合城镇小型垃圾处理。故“无氧炭化技术”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必经之路。
为了能达到更好的碳化效果,垃圾在碳化前需对垃圾进行分类筛选,即垃圾分选是采用一流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完善的配置和可靠的性能。同时,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垃圾分选流水线与垃圾压缩机对接技术,使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垃圾收集、分拣、转运一体化运作的工作模式,提高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来提高垃圾转运站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以适应废弃物资源回收的社会需要和循环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垃圾无氧碳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粗碎机、链板式输送机、弹跳筛、输送机一、细粉碎机、输送机二、一级烘干炉、输送机三、二级烘干炉、输送机四、过渡仓、输送机五、出料水冷螺旋机、碳化炉、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光氧废气净化机一、脱硫塔、光氧废气净化机二,所述粗碎机的出料口通过所述链板式输送机与所述弹跳筛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弹跳筛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机一与细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细粉碎机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机二与所述一级烘干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一级烘干炉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机三与所述二级烘干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级烘干炉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机四与所述过渡仓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过渡仓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机五与所述出料水冷螺旋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出料水冷螺旋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炭化炉,所述一级烘干炉的排烟口和所述二级烘干炉的排烟口依次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光氧废气净化机一、脱硫塔,所述二级烘干炉连接的脱硫塔和所述炭化炉的排烟口还连接有所述光氧废气净化机二。
优选的,所述链板式输送机设置有强力除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星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星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5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灯具驱动调光调色温的电路